[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闭式内反馈静压直线导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15886.2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4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付耀华;周广森;王广智;王永奎;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合(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01 | 分类号: | B23Q1/01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英梅 |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北辰区北辰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闭式内 反馈 静压 直线导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精度闭式内反馈静压直线导轨,是一种恒压供油、节流器内置、缝隙节流的新型特殊的结构形式。主要由T型导轨、U型滑块、左压板和右压板构成,其创新点为:滑块一路液压油通过上节流区域节流后进入下承压油腔,另一路通过下节流区域节流后进入上承压油腔;滑块一路液压油通过左节流区域节流后进入右承压油腔,另一路通过右节流区域节流后进入左承压油腔,形成闭式内反馈承压结构。本发明提高了导轨的刚度和精度、减小了外接管路,从而提高了运行可靠性、且便于标准化集成化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静压导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闭式内反馈静压直线导轨。
背景技术
在大型精密机床上经常采用静压导轨,静压导轨是一个经典的导轨结构,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摩擦系数仅有0.0005,所以其定位精度高于现有常用导轨,且由于没有导轨副的机械摩擦,正常使用下其寿命是无限的,特别应指出的是,由于相互运动的导轨和滑块之间有一层薄薄的油膜存在,而由于流体的动能可在瞬间转变为压力能,使油膜具有很强的吸振性,以上特点使静压导轨具有长远发展的潜力。但传统的静压导轨处于谁用谁设计、谁制造谁安装的状况,与形成产业化标准化由专业厂生产的滚动导轨相比,具有成本高、可靠性差、工艺水平低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提高导轨的刚度和精度、减少外接管路,从而可提高运行可靠性、且便于标准化集成化批量生产的高精度闭式内反馈静压直线导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精度闭式内反馈静压直线导轨,包括T型导轨、U型滑块、左压板和右压板;U型滑块与T型导轨的上端导轨面和两侧导轨面配合,两压板设置在T型导轨的左右两边,两压板与U型滑块两侧边的下端接触并固定连接,并分别与T型导轨的两侧下端导轨面配合,其特征在于:在U型滑块上部内端面的左中部位置、在U型滑块上部内端面的右中部位置、在U型滑块左边内侧面的中部位置、在U型滑块右边内侧面的中部位置、在左边压板上端面的中部位置及在右边压板上端面的中部位置分别设置有上左节流区域、上右节流区域、左侧节流区域、右侧节流区域、下左节流区域和下右节流区域;每处节流区域的节流端面与导轨的对应面之间设置有节流间隙,在每处节流区域内至少设置有一条进油沟槽,进油沟槽沿轨长方向设置,在每处进油沟槽处各设置有一节流进油孔,在U型滑块的一端设置有总进油孔,在U型滑块的内部及两压板的内部加工有连通的进油路,使总进油孔至各节流进油孔之间形成油路连通;在每处进油沟槽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前部节流后沟槽和后部节流后沟槽,前、后部两节流后沟槽的长度均小于进油沟槽的长度;
在U型滑块的上部内端面上位于上左节流区域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设置有上左前承压凹槽和上左后承压凹槽;在U型滑块的上部内端面上位于上右节流区域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设置有上右前承压凹槽和上右后承压凹槽;在U型滑块的左边内侧面上位于左侧节流区域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设置有左前承压凹槽和左后承压凹槽;在U型滑块的右边内侧面上位于右侧节流区域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设置有右前承压凹槽和右后承压凹槽;在左边压板的上端面上位于下左节流区域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设置有下左前承压凹槽和下左后承压凹槽;在右边压板的上端面上位于下右节流区域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设置有下右前承压凹槽和下右后承压凹槽,各处承压凹槽区与导轨的对应面之间构成承压油腔;
上左节流区域的前部节流后沟槽与下左前承压凹槽之间、上左节流区域的后部节流后沟槽与下左后承压凹槽之间、上右节流区域的前部节流后沟槽与下右前承压凹槽之间、上右节流区域的后部节流后沟槽与下右后承压凹槽之间、下左节流区域的前部节流后沟槽与上左前承压凹槽之间、下左节流区域的后部节流后沟槽与上右前承压凹槽之间、下右节流区域的前部节流后沟槽与上右前承压凹槽之间、下右节流区域的后部节流后沟槽与上右后承压凹槽之间、左侧节流区域的前部节流后沟槽与右前承压凹槽之间、左侧节流区域的后部节流后沟槽与右后承压凹槽之间、右侧节流区域的前部节流后沟槽与左前承压凹槽之间、右侧节流区域的后部节流后沟槽与左后承压凹槽之间分别通过一组内置的反馈油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合(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森合(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58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连接一体式铀井套管
- 下一篇:一种带有烟雾传感器的智能电表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