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门通用自吸锁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93675.3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7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松 |
| 主分类号: | E05B83/18 | 分类号: | E05B83/18;E05B81/06;E05B85/00;E05B85/24;E05B85/28;E05B81/14;E05B81/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曲家彬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通用 | ||
一种汽车尾门通用自吸锁,解决结构复杂、工艺性和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由通用标准壳体与壳体安装吊耳螺栓连接构成的壳体部分,由棘轮锁舌、锁舌扭簧、棘轮锁舌控制板、棘轮锁舌控制销、锁舌控制棘爪、棘爪扭簧、棘爪控制摆杆和摆杆扭簧构成的锁舌部分。由动力马达、变速齿轮副、控制齿条和动力控制销构成的动力部分。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通过更换壳体安装吊耳结构即可适用于不同车型和不同厂家的汽车尾门使用,大大降低生产制造及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一种汽车尾门通用自吸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应经成为人们家家户户的代步工具,为方便使用和提高汽车的自动化控制程度,汽车电动门逐步成为被应用在各种车辆的尾门上,特别是SUV或MPV汽车的尾门。现有技术中,汽车电动门锁结构复杂、工艺性和通用性差,不同车型和不同厂家汽车尾门自吸锁均不可实现互换,特别是对于市场保有量较少的车型,生产制造对应的自吸锁成本很高,并给使用及维修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汽车电动门锁结构复杂、工艺性和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可适用于不同车型和不同厂家的汽车尾门通用自吸锁。
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尾门通用自吸锁,包括:壳体部分、锁舌部分、锁舌控制部分和动力部分。
所述的壳体部分包括:通用标准壳体和壳体安装吊耳,所述的通用标准壳体与壳体安装吊耳螺栓连接。
所述的锁舌部分包括:棘轮锁舌、锁舌扭簧、棘轮锁舌控制板、棘轮锁舌控制销、锁舌控制棘爪、棘爪扭簧、棘爪控制摆杆和摆杆扭簧。
所述的棘轮锁舌、锁舌扭簧和棘轮锁舌控制板经锁舌轴同轴安装在通用标准壳体上,所述的棘轮锁舌控制销固定在棘轮锁舌控制板上。
所述的锁舌控制棘爪和棘爪扭簧经棘爪轴安装在通用标准壳体上,所述的棘爪控制摆杆和摆杆扭簧经摆杆轴安装在通用标准壳体上,棘爪控制摆杆的一端与锁舌控制棘爪位置对应。
所述的动力部分包括:动力马达、变速齿轮副、控制齿条和动力控制销,所述的动力马达经变速齿轮副与控制齿条构成传动连接,所述的动力控制销固定在控制齿条上,所述的动力控制销分别与棘轮锁舌控制销和棘爪控制摆杆位置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通过更换壳体安装吊耳结构即可适用于不同车型和不同厂家的汽车尾门使用,大大节省生产制造及维修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锁状态前面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锁状态后面立体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锁状态前面立体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半锁状态后面立体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全锁状态前面立体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全锁状态后面立体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锁舌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动力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松,未经林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3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装在卡座弹片上的ESD装置
- 下一篇:一种展翼式可开合屋盖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