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座椅调节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92046.9 | 申请日: | 202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2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青;陈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九洲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885 | 分类号: | B60N2/885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郭微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调节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调节组件,包括座椅支撑框架、座椅侧翼支撑板及驱动组件;所述座椅支撑框架呈矩形框状,所述座椅侧翼支撑板设置有两个,该两个座椅侧翼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座椅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且座椅侧翼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座椅支撑框架上,调节过程中,可通过转动蜗轮蜗杆驱动机构同步驱动两个直角传动机构,通过两个直角传动机构带动座椅侧翼支撑板进行转动,实现两者之间开合角度大小的调整,在体型较大的人群使用时,可将两个座椅侧翼支撑板的开合角度调大,反之体型较小的人群使用时,可将上述开合角度调小,以此获得较佳的乘坐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调节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按材质分为真皮座椅和绒布座椅等。还有一些特殊使用对象的座椅,如儿童座椅和赛车座椅等。
但无论何种座椅,其在制作使用过程中,座椅的内部大都需有要相应的支撑和调节组件,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目前常见的两侧带有侧翼包裹的座椅,座椅的侧翼角度大小是无法进行调整的,使得座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侧翼的固定,难以适应不同体型的人群,座椅的乘坐舒适度无法保证。
为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调节组件。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调节组件,包括座椅支撑框架、座椅侧翼支撑板及驱动组件;所述座椅支撑框架呈矩形框状,所述座椅侧翼支撑板设置有两个,该两个座椅侧翼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座椅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且座椅侧翼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座椅支撑框架上,所述转轴靠近所述座椅侧翼支撑板的内侧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直角传动机构、第二直角传动机构、传动轴及蜗轮蜗杆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直角传动机构及第二直角传动机构分别与两所述座椅侧翼支撑板底端的转轴相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水平设置,该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一直角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直角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蜗轮蜗杆驱动机构具有一动力输出轴,该蜗轮蜗杆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二直角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直角传动机构及第二直角传动机构均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锥齿轮和竖直设置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直角传动机构的第一锥齿轮及第二直角传动机构的第一锥齿轮分别与两所述座椅侧翼支撑板底端的转轴相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一直角传动机构的第二锥齿轮传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直角传动机构的第二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蜗轮蜗杆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端套设有一竖直设置的第三锥齿轮,该第三锥齿轮与第二直角传动机构的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蜗轮蜗杆驱动机构包括壳体,该壳体内转动连接有一啮合传动的蜗轮和蜗杆,该蜗杆的一端伸出至壳体的外侧并传动连接有一手轮,所述蜗轮与所述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座椅支撑框架内沿竖直方向连接有多个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平行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座椅支撑框架及座椅侧翼支撑板的外表面均包裹有一层橡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九洲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九洲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20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爆竹生产用的卷纸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稳定型打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