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化物料模块测试包装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85021.6 | 申请日: | 202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3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鼎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15/04 | 分类号: | B65B15/04;B65B35/38;B65G47/91 |
| 代理公司: | 杭州程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85 | 代理人: | 曹康华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物料 模块 测试 包装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物料模块测试包装系统,该系统包括托盘上料回收装置、送料装置、输送机构、输出机构、测试装置及包装装置;托盘上料回收装置将装载物料模块的托盘输送至取料工位;送料装置作用于取料工位处的托盘将其上的物料模块送至输送机构,并由输送机构输送至测试装置上;测试装置设上有分拣机械手和测试组件,分拣机械手将输送机构上的物料模块送至测试组件上测试,测试完成后,分拣机械手再次将物料模块取出并放至输出机构上;输出机构将物料模块输送至包装装置上;包装装置上设有第三吸取组件和编带包装组件;第三吸取组件将输出机构上的物料模块吸取并送至编带包装组件上进行编带包装;该系统能够做到无人管理,提高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物料模块测试包装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各类电子产品的设备在其产品的开发制造阶段都需要对该电子设备的电路模块进行独立的模块测试,然后再将测试好的电路模块进行编带包装。而在批量化的供货需求下,需要进行测试和包装的电路模块数量十分巨大,往往是通过自动化流水线来批量生产打包。
上述的自动化流水线往往是都是由上料部分、测试部分、包装部分以及传输部分组成一个测试包装系统,生产中的产品或者已经完成加工完成的产品被运送到该测试包装系统上进行包装加工,完工后被送出就成了完整的打包好的便于运输的产品了。
传统的测试包装系统分为全人工或者人工加智能两种模式,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人工逐个对电路模块进行分拣测试、及包装,而人工作业存在效率低下,疲劳强度大,长时间分拣时易出错,同时也存在员工操作失误的风险等问题;所以亟需一种能够全自动,无人管理的自动化测试包装系统;以实现电路模块的批量测试及封装;使得测试包装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高,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物料模块测试包装系统及方法,该系统通过托盘回收装置、送料装置、测试装置以及包装装置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实现物料模块的批量上料和批量打包;且全过程自动化,实现无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化物料模块测试包装系统,包括托盘上料回收装置、送料装置、测试装置以及包装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物料模块的输送机构和输出机构;所述的托盘上料回收装置上具有托盘放置工位、取料工位和托盘回收工位;装载物料模块的托盘由托盘放置工位输送至取料工位进行取料,取料完成后的托盘被输送至托盘回收工位;所述的送料装置包括由送料机械手控制的第一吸取组件,所述的第一吸取组件作用于取料工位上的托盘以将其上的物料模块进行吸取后送至输送机构,第一吸取组件上设有多个第一取料头;所述的输送机构上具有上料轨道,物料模块通过上料轨道输送至测试装置上;所述的测试装置包括一分拣机械手,分拣机械手上设有第二吸取组件,第二吸取组件上设有多个第二取料头;且在分拣机械手的四周分布有至少两个测试组件;测试时,所述的第二吸取组件在分拣机械手的带动下将上料轨道上的物料模块吸取后放入至测试组件上测试,待物料模块测试完成后,第二吸取组件再次将其取出后放至输出机构上;所述的输出机构上具有下料轨道,物料模块通过该下料轨道输送至包装装置上;所述的包装装置上设有第三吸取组件和编带包装组件;所述的第三吸取组件能够沿三轴方向进行移动,且第三吸取组件上设有多个第三取料头;所述的第三吸取组件移动至下料轨道上方将物料模块吸取后再次移动以将物料模块送至编带包装组件上,所述的编带包装组件包括载带,所述的物料模块依次放置在载带上进行编带包装。通过上述装置的共同作用,使得装有物料模块的托盘放置在托盘放置工位后,托盘能够自动输送,然后进行取料;送料装置将托盘上的物料模块吸取送至测试装置上测试;且当物料模块测试完成后,物料模块进一步被送至包装装置上进行编带包装,得到能够运输的产品,整个流程无需人工作用;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鼎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鼎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50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泵的锁付打标工站
- 下一篇:一种物料模块的包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