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避障传感器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6877.7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4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欧铠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1S17/931;H02M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李唐明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传感器 控制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避障传感器的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光耦电路、电源转换电路、数据收发电路和多个激光测距芯片;电源转换电路配置为向控制芯片、光耦电路、数据收发电路、多个激光测距芯片供电;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级降压电路和第二级降压电路;其中,第一级降压电路配置为接收24V电压,经第一级降压电路降压后输出5V电压;第二级降压电路配置为接收5V电压,经第二级降压电路降压后输出3.3V电压;控制芯片配置为与光耦电路、数据收发电路、多个激光测距芯片连接;所述数据收发电路配置为与控制芯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激光测距芯片配置为向控制芯片发送信号。该电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干扰小,且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避障传感器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避障电路的设计多采用超声波测距模块,该方案通过内置模块发出频率为40kHz超声波,采用回声探测法,由内部定时器产生40KHZ的脉冲信号,加到超声波探头的引脚上,使内部的压电晶片产生共振,向外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计时器从零开始启动计时,超声波在空中定向前进,直到前面有物体阻挡,超声波马上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回的超声波,同时计时器停止计时,测得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的超声波时间t。超声波作为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普通声音传播速度一样为340m/s,据此可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面的距离S,即:而超声波测距由于其工作原理,会存在三个如下缺陷:(1)测量稳定性的问题。因为超声波在空气中传输速度V与温度有关,所以当温度不是常温时,计算出来的距离就不准了,环境温度与常温相差越大,计算出来的偏差就越大。此外,由于AGV应用场景为工厂内部不同生产车间,环境各异,不同的位置温差可能很大,如此对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性要求很高。因此,虽然增加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可以解决,但是由于成本和结构等原因,目前市面上的方案都没有进行温度补偿,所以测量稳定性存在问题。(2)其它声源干扰。超声波测距模块附近如果有其它声源,会产生部分叠加甚至干涉,以及对接收器产生干扰,严重影响测距结果。(3)不同被测物体材质对于反射的影响。柔软的物体和粗糙的表面都会吸收超声波的能量。物体越柔软,表面越粗糙,对超声波能量吸收就越多,导致测量装置在正常的范围内无法检测到返回的超声波,造成意外。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干扰小,精度高的激光避障传感器的控制电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激光避障传感器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采用控制芯片与激光测距芯片连接,使控制芯片接收激光测距芯片发送的信号;由激光测距芯片通过发送激光并接收来测量出前方物体的距离,将测量的结果传输到控制芯片中,从而来实现对机器运行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激光避障传感器的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光耦电路、电源转换电路、数据收发电路和多个激光测距芯片;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配置为向控制芯片、光耦电路、数据收发电路、多个激光测距芯片供电;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级降压电路和第二级降压电路;其中,第一级降压电路配置为接收24V电压,经第一级降压电路降压后输出5V电压;第二级降压电路配置为接收5V电压,经第二级降压电路降压后输出3.3V电压;
所述控制芯片配置为与光耦电路、数据收发电路、多个激光测距芯片连接;所述数据收发电路配置为与控制芯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激光测距芯片配置为向控制芯片发送信号;
所述激光测距芯片包括GND引脚、XSHUT引脚、AVSS引脚、AVDD引脚、SCL引脚、SDA引脚、DNC引脚和GPIO引脚;其中,激光测距芯片的GND引脚、AVSS引脚均接地,XSHUT引脚通过上拉电阻与3.3V电压连接,且XSHUT引脚与控制芯片引脚连接;AVDD引脚接3.3V电压;SCL引脚、SDA引脚通过上拉电阻与3.3V电压连接,且SCL引脚、SDA引脚均与控制芯片引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欧铠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欧铠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6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反应釜用多工能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PMU数据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