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列式电动双旋翼直升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30177.4 | 申请日: | 202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7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甘谋;万丹;刘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国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7/12;B64D27/24;B64D3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 地址: | 610043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列 电动 双旋翼 直升机 | ||
1.一种串列式电动双旋翼直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和沿所述机身的两端串列式间隔设置的第一旋翼系统和第二旋翼系统,所述第一旋翼系统和所述第二旋翼系统均包括桨叶、桨毂和旋翼轴,所述第一旋翼系统和所述第二旋翼系统的所述桨毂的下端分别设置于各自的所述旋翼轴的上端,所述第一旋翼系统和所述第二旋翼系统的所述桨毂的上端在各自的所述桨叶的中部与所述桨叶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旋翼系统和所述第二旋翼系统的所述桨叶之间呈90°间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列式电动双旋翼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翼系统和所述第二旋翼系统的所述桨叶的结构和尺寸相同,俩所述桨叶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桨叶的旋转直径,但大于所述桨叶的旋转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列式电动双旋翼直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齿轮、齿盘和轴承,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旋翼系统的下端,所述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齿盘设置于所述齿轮的侧端并与所述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齿盘的中部,所述轴承环套在所述第一旋翼系统的所述旋翼轴的外部,所述电机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盘转动连接,所述齿盘通过所述轴承带动所述第一旋翼系统的所述旋翼轴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列式电动双旋翼直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和传动轴,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旋翼系统的所述旋翼轴的下端,所述第一旋翼系统的所述旋翼轴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旋转,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旋翼系统的所述旋翼轴的下端,带动所述第二旋翼系统沿着所述第一旋翼系统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所述第三锥齿轮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两端,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传动配合,所述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为结构相同的锥齿轮以保证所述第一旋翼系统、第二旋翼系统的转速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列式电动双旋翼直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齿轮、齿盘和轴承,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中部,所述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齿盘设置于所述齿轮的侧端并与传动轴相垂直,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齿盘的中部,所述轴承环套在所述传动轴的外部,所述电机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盘转动连接,所述齿盘通过所述轴承带动所述传动轴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列式电动双旋翼直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电机和同步带,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机身上,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环套在传动轴的外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并带动所述传动轴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串列式电动双旋翼直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和传动轴,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旋翼系统的所述旋翼轴的下端,带动所述第一旋翼系统的所述旋翼轴旋转,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旋翼系统的所述旋翼轴的下端,带动所述第二旋翼系统的所述旋翼轴沿着与所述第一旋翼系统的所述旋翼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所述第三锥齿轮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两端,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传动配合,所述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为结构相同的锥齿轮以保证所述第一旋翼系统、第二旋翼系统的转速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串列式电动双旋翼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包括长轴和短轴,所述长轴靠近所述第一旋翼系统,所述短轴靠近所述第二旋翼系统,所述长轴和所述短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串列式电动双旋翼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法兰轴套,所述法兰轴套内部设置有单向滚针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串列式电动双旋翼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无刷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国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国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01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