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模合箱机械手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92168.0 | 申请日: | 2020-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9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朱以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锡南铸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33/04 | 分类号: | B22D33/04;B22D33/0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4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起模合箱 机械手 结构 | ||
1.一种起模合箱机械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移动车(1)可移动设置于支撑框架顶部的轨道上,移动车(1)的下部安装升降导轨(2),移动车(1)的上部安装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的链条下端悬吊同步机构(25),同步机构(25)上可移动设置两组夹持臂(4),所述夹持臂(4)的两侧分别安装导向付离合装置(8),同步机构(25)在升降装置(3)作用下沿升降导轨(2)升降运动,两组夹持臂(4)在同步机构(25)作用下能够同步相对靠近或同步远离,夹持臂(4)的下部安装浮动托爪组件(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模合箱机械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承重架(9),承重架(9)上安装两组驱动油缸(10),每组所述驱动油缸(10)的活塞杆端部分别连接一组双排链条(13),所述双排链条(13)通过换向组件换向后与同步机构(25)的横梁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模合箱机械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油缸(10)的活塞杆端部的底面固定活塞杆托轮(14),活塞杆托轮(14)滚动设置于承重架(9)顶面的托轮辊道上;
承重架(9)顶部还转动设置同步轴(11),双排链条(13)分别与同步轴(11)上安装的齿轮啮合换向后,朝向驱动油缸(10)一侧延伸,每组所述双排链条(13)分别通过承重架(9)上相对应的改向链轮(12)换向后连接于同步机构(25)的横梁顶部,每组所述双排链条(13)底面还分别设置有链条托轮(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模合箱机械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25)包括横梁,横梁沿长度方向两端分别通过同步链轮轴(25-5)安装一个同步链轮(25-4),两个同步链轮(25-4)上张紧设置链条(25-3),所述链条(25-3)设有张紧部件,张紧部件同时与两个夹持臂(4)相连接;两组夹持臂(4)分别可移动设置于横梁上,两组夹持臂(4)之间通过油缸(25-6)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模合箱机械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夹持臂(4)的顶部安装油缸底座(25-7),另一个夹持臂的顶部安装油缸耳座(25-8),所述油缸(25-6)的活塞杆端与油缸耳座(25-8)相连接,油缸(25-6)的另一端与油缸底座(25-7)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模合箱机械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部件包括两根链条连杆(25-2),每根所述链条连杆(25-2)一端与链条(25-3)的相应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调节座通过调节螺母相连接,调节座与链条(25-3)的相应连接端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模合箱机械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付离合装置(8)包括V型导轮(16)、导轮座(17)、平移导向座(18)、连杆组件(19)、控制油缸(20);
所述V型导轮(16)安装于导轮座(17)上,导轮座(17)嵌装于平移导向座(18)的导槽内,连杆组件(19)包括摆动杆(19-1)、连杆(19-2),控制油缸(20)的尾耳座安装在夹持臂(4)的安装导框上,控制油缸(20)的活塞杆耳座与摆动杆(19-1)转动连接,摆动杆(19-1)的另一端与连杆(19-2)的一端铰接连接,连杆(19-2)的另一端连接导轮座(17);V型导轮(16)在连杆组件(19)的作用下贴合或离开升降导轨(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模合箱机械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托爪组件(7)通过翻转臂(5)与夹持臂(4)相连接,浮动托爪组件(7)能够在翻转臂(5)的带动下进行翻转;
所述浮动托爪组件(7)包括托手(22)、铰接轴(23)、铰接座(24)、油缸(21),所述翻转臂(5)的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安装一个油缸(21),每个油缸(21)的活塞杆端分别铰接托手(22),托手(22)的另一端贯穿设置铰接轴(23),铰接轴(23)与翻转臂(5)上固定的铰接座(24)固定连接,翻转臂(5)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砂箱吊耳孔插销(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锡南铸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锡南铸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21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平衡器壳体清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柔轮内撑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