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83236.7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8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东;陈小军;黄章良;鲁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2H3/087;H02H3/10;H02H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龚元元 |
地址: | 510653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电源接头和保护电路输出端,所述电源接头的正极端依次通过保险丝、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和输出控制电路与保护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头的正极端还与一用过对电源接头的正极端进行检测的第一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一二极管的连接端与一用于对第一电阻和第一二极管的连接端进行检测的第二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分别与一用于对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的检测信号进行实时比较并且输出控制信号的比较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比较控制电路与输出控制电路连接从而形成进行实时输出控制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备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当前,针对弱电过压过流保护电路设计中,常见的由保险丝、自恢复保险丝或者PTC,TVS,三极管以及MOS管构成。实际使用时,当硬件电路短路,导致电源输入电流急剧升高时,若是设计采用自恢复保险丝或者PTC,会面临着反应时间慢,受外部环境温度影响大,容易导致后级器件过早失效甚至损坏。若是设计采用保险丝,虽可较好保护后级电路,但是面临保险丝失效的情况时,除非人工更换保险丝,不然不能有效恢复电路。当硬件电路因为外部电源波动较大或者人为误操作接入高压电路中,若设备采用TVS、电阻及MOS管组合方式构成过压保护电路,往往是通过高压击穿TVS,触发相应的低电平控制MOS管的电路开关来实现保护功能,此方案虽可实现高压保护功能,但是TVS管异常后呈现短路,那么电路的过压保护功能将失效。从而急需一种保护电路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接头和用于电源输出的保护电路输出端,还包括保险丝、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用于对电源输出进行控制的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接头的正极端依次通过保险丝、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和输出控制电路与保护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头的正极端还与一用过对电源接头的正极端进行检测的第一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一二极管的连接端与一用于对第一电阻和第一二极管的连接端进行检测的第二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分别与一用于对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的检测信号进行实时比较并且输出控制信号的比较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比较控制电路与输出控制电路连接从而形成进行实时输出控制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设置有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与电源接头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八电阻和用于检测阈值设定的第一可调节电阻与地线连接,所述第八电阻与第一可调节电阻的连接端为第一检测输出端,所述第一检测输出端与比较控制电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设置有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七电阻与第一电阻和第一二极管的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十八电阻和用于检测阈值设定的第二可调节电阻与地线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与第二可调节电阻的连接端为第二检测输出端,第二检测输出端与比较控制电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比较控制电路设置有同相输入端与第二检测电路连接并且反相输入端与第一检测电路连接的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九电阻与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并且比较器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二十二电阻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还通过第三电容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与地线连接并且还通过第四瞬态二极管与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第四瞬态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通过第十五电阻与第一二极管与输出控制电路的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为比较输出端并且与输出控制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32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震型混凝土板材配筋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便携式全动态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