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减震器阀座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74274.6 | 申请日: | 2020-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9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鲍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弘精密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4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震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阀座,包括有环形阀座本体,所述环形阀座本体包括有开口端、底架和位于开口端与底架之间的肋板,所述开口端通过肋板与底架固定连接,所述开口端内部构成阀腔,所述底架对应阀腔的一侧中心设置有轴孔,且轴孔外侧等间距设置有内圈节流孔,所述肋板上等间距设置有外圈节流孔,所述底架另一侧的侧面设置有圆形凹槽,且圆形凹槽外侧设置有高于圆形凹槽底面的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内端设置有橡胶垫圈,所述环形台阶外端等间距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环形阀座本体内外两端面上均设置有与阀片相配合的多组阀线加强圈。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解决了提出的问题并满足了客户的使用需求,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阀座。
背景技术
汽车减震器的主要作用是当车身和车轿或车轮与车身之间受震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内的压力油便反复地从减震器工作缸经过不同的节流孔流入减 震器储油缸内,此时孔壁与液压油之间的摩擦和液压油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阻尼力的大小与油液流速、油液通道截面积等因素有关,一般汽车减震器包括减震器工作缸、套合在减震器工作缸外侧 的储油缸、与减震器工作缸相配合的减震器活塞一起设置在工作缸底部的减震器阀座。
目前使用的减震器阀座存在以下问题,例如通油槽经油液频繁冲刷会造成毛刺脱落,容易与活塞杆产生干涉从而产生异响,又或者是阀片与阀座端面不够贴合,长时间的使用会使阀片发生拱起,拱起后的阀片会使过油量增大,又或者是没有限定补偿阀片的限位结构,要实现补偿阀片准确地安装到压缩阀座上,一般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多,又或者是使用时容易使阀片发生变形,使得减震器的阻尼力不稳定,以及在使用中容易受磨损,尤其是在高强度的剧烈震动环境中,使用寿命短,目前使用的减震器阀座已不能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为此,亟待需要一种汽车减震器阀座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并能满足客户使用需求的一种汽车减震器阀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阀座,包括有环形阀座本体,所述环形阀座本体包括有开口端、底架和位于开口端与底架之间的肋板,所述开口端通过肋板与底架固定连接,所述开口端的端面间隔设置有轴向的凸起部,且相邻两组所述凸起部之间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开口端内部构成阀腔,所述底架对应阀腔的一侧中心设置有轴孔,且轴孔外侧等间距设置有内圈节流孔,所述肋板上等间距设置有外圈节流孔,所述底架另一侧的侧面设置有圆形凹槽,且圆形凹槽外侧设置有高于圆形凹槽底面的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内端设置有橡胶垫圈,所述环形台阶外端等间距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环形阀座本体内外两端面上均设置有与阀片相配合的多组阀线加强圈。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端、底架和肋板为一体成型设计,所述底架、肋板和开口端由内而外按顺序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上均设置有圆弧状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与汽车减震器的外缸筒底盘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凹槽与底架和肋板区域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台阶与橡胶垫圈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橡胶垫圈通过环形台阶上的环形凹槽嵌装在环形台阶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圈节流孔为圆孔状,所述外圈节流孔为腰形状,所述内圈节流孔和外圈节流孔均沿所述底架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外圈节流孔对应阀腔的一侧外缘处均设置有圆弧过渡面。
进一步地,多组所述阀线加强圈的高度由外向内依次逐渐降低,多组所述阀线加强圈外表面均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采用高猛合金钢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弘精密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弘精密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42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烘干袋
- 下一篇:一种家用茶具的烘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