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汽缸的湿式缸套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42021.0 | 申请日: | 2020-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6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白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航泽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1/16 | 分类号: | F02F1/16 |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中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9 | 代理人: | 杨阳 |
| 地址: | 4013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汽缸 湿式缸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汽缸的湿式缸套,包括内缸和外缸,所述内缸和外缸之间具备空腔形成冷却室,内缸和外缸为分体的结构,其顶端采用上缸盖连接,底端采用下缸盖连接;上缸盖设有与冷却室连通的进水管,下缸盖设有与冷却室连通的排水管;所述内缸的外壁上半部分设有螺旋流道,所述螺旋流道与外缸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且沿所述螺旋流道的上下表面均开有换热槽。本实用新型在水流从冷却室下行的过程中,水流环绕内缸离心运动,避免振动产生真空地带影响缸体冷却,其次,水中杂质在离心的压力下随着边缘向下层流,避免杂质堆积造成内缸腐蚀。采用增加上半部分导热性的方式使缸体整体的温度变化趋于平衡,避免受热差别过大而导致应力不平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汽缸的湿式缸套。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套是安装在发动机的汽缸内,用于活塞的滑动及燃油的燃烧等,目前冷却方式主要分为空冷和水冷,水冷即湿式的缸套,由于燃烧主要在缸套的上半部分,因为缸套的上半部分热量吸收较多,温度上升较快,因此在冷却的时候温度下降不一致,导致其应力不平衡,长久容易损坏缸套或者造成缸套变形。而且水在内部的流动都是层流的方式,容易积累水中的杂质,在高温的环境下,容易造成缸套的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汽缸的湿式缸套,可以降低缸套的散热温差,同时降低杂质的留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动机汽缸的湿式缸套,包括内缸和外缸,所述内缸和外缸之间具备空腔形成冷却室,所述内缸和外缸为分体的结构,其顶端采用上缸盖连接,底端采用下缸盖连接;所述上缸盖设有与冷却室连通的进水管,下缸盖设有与冷却室连通的排水管;所述内缸的外壁上半部分设有螺旋流道,所述螺旋流道与外缸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且沿所述螺旋流道的上下表面均开有换热槽。
进一步的,换热槽采用三角型截面。
进一步的,螺旋流道表面镀有陶瓷导热涂料。
进一步的,螺旋流道与外缸的内壁间距不大于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水流从冷却室下行的过程中,由于内缸的外壁上半部分设有螺旋流道,水流在其限制下作环绕内缸的离心运动,离心运动可以使水流紧贴缸壁,避免振动产生真空地带影响缸体冷却,其次,由于水中存在的杂质比重较大,在高速离心的运动下分布在靠近外缸内壁的水层,而螺旋流道与外缸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使得这部分杂质在离心的压力下不会被反卷回螺旋流道,而是随着边缘向下层流,避免杂质堆积在内缸表面造成内缸腐蚀。同时螺旋流道只设置在内缸外壁的上半部分,且沿所述螺旋流道的上下表面均开有换热槽,增加了上半部分的导热性,由于缸套上半部分为燃烧的主要部位,温度的上升较快,而下半部分吸收的热量较少,升温较慢,因此采用增加上半部分导热性的方式使缸体整体的温度变化趋于平衡,避免受热差别过大而导致应力不平衡,导致缸体变形或者损坏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螺旋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内缸,2-外缸,3-上缸盖,31-进水管,4-下缸盖,41-排水管,5-螺旋流道,51-换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航泽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航泽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2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锁紧螺母
- 下一篇:一种用于林业护理的树干扶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