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37861.8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2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蔚轩;戴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李喜娟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下式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
遮光件,其设置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上方且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所述遮光件的尺寸大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尺寸,所述遮光件包含:
光处理部,由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射向所述遮光件的光的一部分经由所述光处理部透出;以及
吸光边框部,其连接于所述光处理部的外周缘,用以吸收射向所述吸光边框部的光;以及
扩散板,其设置于所述遮光件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透明承载件,设置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上方,所述遮光件设置于所述透明承载件的朝向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表面或远离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处理部的反射率大于透光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的形状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边框部完整环绕所述光处理部的所述外周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处理部的所述外周缘形成缺口,所述缺口的至少一个边缘不设置所述吸光边框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处理部的所述外周缘形成多个缺口,所述遮光件包含多个吸光边框部,所述多个吸光边框部与所述多个缺口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处理部的所述外周缘形成多个缺口,所述多个缺口等角度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的长度为L,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长度为D,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放射角度为θ,所述遮光件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间隔距离为H,其满足下列条件:
L≥D+2×H×tan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边框部的宽度为W,其满足下列条件:
1mm≥W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间隔距离为H,其满足下列条件:
3mm≥H≥0.5mm。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
显示面板,其设置在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未经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378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包电池测厚检测设备
- 下一篇:电控离合器自动化生产线的托盘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