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制棉二次除杂回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16050.X | 申请日: | 2020-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5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周航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G9/00 | 分类号: | D01G9/00;D01G9/14;B07B1/28;B07B4/00;B07B9/00 |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王锋 |
| 地址: | 431900 湖北省荆门市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精制 二次 杂回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制棉二次除杂回用系统,所述第一仓壳的侧部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尘笼活动安装在第一仓壳内,该第一尘笼呈筒状,在第一尘笼的周壁上开设有第一网孔,在第一仓壳内部的第一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一刮板,第一刮板与第一尘笼的外周壁相对应,在第一尘笼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一排杂管,在第一排杂管的外周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第一连接套固定安装在第一仓壳的外壁上,第一排杂管通过第一环形凸台活动卡置在第一连接套内,并与第一连接套相连通,所述第一引风机通过第一风管与第一连接套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提高了除杂效果,十分有利于棉短绒后序的加工处理,有效提高了最终制得的精制棉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杂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精制棉除杂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精制棉是以棉短绒为原料,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白色棉纤维,被誉为特种工业味精。由于原料棉短绒是从棉籽上的短纤维通过剥绒机剥下的纤维,纤维中常夹杂着棉籽壳、沙粒、棉尘、铁屑等杂质,生产过程中除杂尤为重要。在经过一次除杂后,清理出来的杂质中还含有部分棉短绒原料,若不进行二次除杂清理,势必造成部分原料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经营效益。二次除杂清理一般包括有尘笼除杂、棒条除杂和短绒清理除杂,目前,二次除杂清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除杂设备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其中,传统的尘笼除杂设备除杂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经过除杂后的棉短绒中仍含有较多杂质,不利于棉短绒后序的加工处理,对最终制得的精制棉的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传统的棒条除杂设备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由于进入棒条除杂设备内的棉短绒容易团聚在一起,因此无法使夹杂在棉短绒内的杂质充分散落出来,从而严重影响了除杂效果。
传统的短绒清理除杂设备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是短绒清理除杂设备一般也采用尘笼式除杂,在除杂过程中,外层棉短绒内的杂质无法透过尘笼的网眼进入尘笼内,会被直接刮落送入下一工序,使得杂质未被有效清除,除杂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二是作为二次除杂清理的最后一步,棉短绒中的杂质一般十分微小,因此尘笼的网眼孔径也较小,从而导致尘笼的网眼容易被杂质或棉纤维堵住,需要对网眼进行清理,而传统的清理方法是由工作人员使用喷气管对尘笼进行喷吹,因此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除杂设备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提高除杂效果,降低除杂后棉短绒中的杂质含量,利于棉短绒后序的加工处理,并可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精制棉二次除杂回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60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芯生产用标签自动打印设备
- 下一篇:羧甲基纤维素物料老化转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