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气动机械冲击升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9211.2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4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田晓冲;黄晓波;王亮;侯文超;赵越;门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寰宇(山东)车辆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F16F15/04;F16F15/067;G01M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袁桥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动力电池 系统 气动 机械 冲击 装置 | ||
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气动机械冲击升顶装置,包括冲击台面和升降台体,其特征在于冲击台面设置在升降台体的上端,升降台体内部排列有至少两个气缸,升降台体低端设有底座,底座下方设有底板,底座和底板之间设有气囊减震装置,底座边缘和底板之间排列设有避震器,升降台体相对两端设有辅助气压杆,气囊减震装置外部为球囊,所述气囊减震装置中部设有减震弹簧,气囊减震装置的内部底端为气压检测器,本装置全气压驱动碰撞,重复性好,可靠性高,可以通过调节气体压力控制碰撞频次,碰撞频次连续可调,系统更加稳定可靠,碰撞频次高,而且发生压力偏向时设备可以进行检测从而做出反应的防护机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系统气动机械冲击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气动机械冲击升顶装置。
背景技术
对汽车用电池进行冲击试验,其目的是为了检测产品运输或使用期间承受的冲击破坏的能力,以此来评定产品结构的抗冲击能力,并通过试验数据,优化产品结构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当冲击台的冲击台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即下落撞击到缓冲垫上,产生半正弦形的冲击脉冲,现有的一般为液压冲击或者是带有地基的固定冲击实验台,因为需要检测不同高度时的实验数据所以固定的实验台就非常的不方便,而且以往的冲击台无水平方向的辅助装置,如果发生机器压力偏移或者是底部缓冲装置故障,就会对台体设备造成损坏从而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气动机械冲击升顶装置,用来解决上述背景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气动机械冲击升顶装置,包括冲击台面和升降台体,其特征在于冲击台面设置在升降台体的上端,升降台体内部排列有至少两个气缸,升降台体低端设有底座,底座下方设有底板,底座和底板之间设有气囊减震装置,底座边缘和底板之间排列设有避震器,升降台体相对两端设有辅助气压杆,气囊减震装置外部为球囊,所述气囊减震装置中部设有减震弹簧,气囊减震装置的内部底端为气压检测器。
优选的,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气动机械冲击升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台面的下端中部设有冲击板。
优选的,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气动机械冲击升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体内部的气缸上端的推杆延伸出升降台体的顶端,气缸的推杆顶端与冲击台面的低端连接。
优选的,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气动机械冲击升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体中部设有砧座,砧座位于气缸的中间位置,砧座上端为砧板,砧板与冲击板相对应。
优选的,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气动机械冲击升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边缘和底板之间排列的避震器,呈“八”字行排列。
优选的,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气动机械冲击升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和辅助气压杆通过单独的气泵系统控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气压检测器通过控制系统给予气泵系统指令。
优选的,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气动机械冲击升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至少两个气缸中的任意一个气缸的推杆侧端设置有位移感应器,位移感应器通过控制系统单独给予气泵系统指令。
优选的,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气动机械冲击升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减震装置的球囊为密封充气球囊。
有益效果:本装置全气压驱动碰撞,重复性好,可靠性高,可以通过调节气体压力控制碰撞频次,碰撞频次连续可调,系统更加稳定可靠,碰撞频次高,而且发生压力偏向时设备可以进行检测从而做出反应的防护机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3为气囊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装置工作指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寰宇(山东)车辆认证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中机寰宇(山东)车辆认证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9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