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杆电镀挂具、电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62343.4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3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宋庆江;郑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08 | 分类号: | C25D17/08;C25D5/02;C25D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振器 活塞杆 电镀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杆电镀挂具和电镀系统,所述电镀挂具包括:用于套设于B类直径的电镀段对电镀液进行限流的屏蔽工件;活塞杆的电镀段包括A类直径的电镀段和B类直径的电镀段,B类直径的电镀部包括至少1种直径的电镀段,其中A类直径的电镀段的直径大于B类直径的电镀段中所有电镀段的直径根据活塞杆上不同直径电镀段对应设计匹配的屏蔽工件,屏蔽工件对包围的电镀段周围的电镀液进行限流,使相同时间内所有电镀段的电镀厚度和电镀范围都达到要求,实现闪镀功能;通过将活塞杆电镀范围所需的镀前镀后尺寸换算所需电流密度及电镀时间,通过电镀参数及控制电力线密度解决了现有部分电镀生产线二次电镀操作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杆电镀挂具、电镀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包括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原始表面技术时期,以防护功能为主的传统表面技术时期,以应用功能为主的现代表面技术时期。在人类300多年的工业革命历史中,为了延长金属物体的使用寿命,人们不得不开动脑筋,从科学的角度采取特种方法进行处理,一个世纪以来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电镀等其他工艺,在西方发达国家应运而生,并占据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王位”达百年之久。它通过利用直流电作用从电解液中析出金属,并在金属表面沉积而获得涂装层。
汽车减振器属底盘系统,工作环境恶劣,活塞杆在减振器部件中属关键部件,表面处理就尤为重要,在使用中不仅要保证活塞杆的强度,还要保证活塞杆表面的抗腐蚀能力,耐磨性及外观等;在产品设计时,根据客户汽车生产厂家提供的减振器活塞杆性能要求设计,活塞杆表面处理(电镀铬)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减振器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杆电镀挂具、电镀系统和电镀方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电镀生产线不具备闪镀功能和二次电镀操作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杆电镀挂具,所述电镀挂具包括:用于套设于B类直径的电镀段对电镀液进行限流的屏蔽工件;
活塞杆的电镀段包括A类直径的电镀段和B类直径的电镀段,B类直径的电镀部包括至少1种直径的电镀段,其中A类直径的电镀段的直径大于B类直径的电镀段中所有电镀段的直径。
本方案工作原理:本方案提供的电镀挂具主要针对于同时对一根活塞杆上不同直径的电镀段同时电镀,且不同直径的电镀段同时电镀的厚度可以不一样;现有技术中,对于一根活塞杆上不同直径的电镀段的电镀方法,通常是分段进行电镀,将某一电镀段电镀完成后在进行下一个电镀段的电镀,这样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进行二次电镀的时候会很不方便;本方案根据活塞杆上不同直径的跟个电镀段对应设计匹配的屏蔽工件,屏蔽工件对包围的电镀段周围的电镀液进行限流,进而使相同时间内,所有电镀段的电镀厚度和电镀范围都达到要求。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屏蔽工件为空心圆柱体,屏蔽工件开有对电镀液进行限流的流孔。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B类直径的电镀段中具有多种直径的电镀段时,所述屏蔽工件具有对应于多种直径的电镀段的多种直径的屏蔽段。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对电镀液进行限流的流孔为圆孔。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在最大直径的屏蔽工件与相邻屏蔽工件连接处凸出的截面上、沿高的方向均匀开设多个相同竖直流孔,竖直流孔连通最大直径的屏蔽工件与相邻屏蔽工件连接处凸出部分的上底和下底。
竖直流孔连通最大直径的屏蔽工件与相邻屏蔽工件连接处凸出部分的上底和下底,在电镀过程中,将活塞杆和屏蔽工件一起浸入或拿出电镀液时,最大直径的屏蔽工件与相邻屏蔽工件连接处的电镀液会随着竖直流孔流出,电镀液不会积留在连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623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互连通的模块化电池模组浸没式液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炉体顺序升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