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法兰预紧式汽车轮毂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31193.0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7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仁源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B60B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法兰 预紧式 汽车 轮毂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法兰预紧式汽车轮毂单元,包括第一轮毂单元和第二轮毂单元,所述第一轮毂单元和第二轮毂单元的外表面设置有稳固机构,所述第一轮毂单元和第二轮毂单元的内表面均通过第一滚子转动连接有内法兰,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该内法兰预紧式汽车轮毂单元,通过设置有稳固机构,利用U型杆的连接,配合第一轮毂单元、第二轮毂单元、稳固机构、U型杆、滑槽、第二滚子、密闭条、第一滚子、内法兰和轮毂,利用双道轮毂单元使得行驶更加的安全,将第一轮毂单元和第二轮毂单元的横向力给抵消掉,防止汽车在行驶时发生横向移动,同时减小了车轴的磨损,同时极大的保护了驾驶员的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法兰预紧式汽车轮毂单元。
背景技术
参考中国专利,一种预紧式汽车轮毂单元(公开号:CN208698354U),具备调节好的游隙稳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汽车轮毂在调节好游隙后,在轮毂轴承工作一段时间后,游隙容易改变,需要再次调节,轴向作用力不断挤压半内圈,导致游隙非正常变大,从而导致汽车轮毂单元提前失效,影响汽车的行驶稳定性的问题。
但是一种预紧式汽车轮毂单元(公开号:CN208698354U)中会存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导致汽车轮毂单元的横向摆动,这种摆动会使得车轴受到严重的磨损,甚至长时间的不正确使用会造成断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法兰预紧式汽车轮毂单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法兰预紧式汽车轮毂单元,解决了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汽车轮毂单元横向摆动导致车轴受损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内法兰预紧式汽车轮毂单元,包括第一轮毂单元和第二轮毂单元,所述第一轮毂单元和第二轮毂单元的外表面设置有稳固机构,所述第一轮毂单元和第二轮毂单元的内表面均通过第一滚子转动连接有内法兰,两个所述内法兰的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动管,所述连动管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车轴,所述车轴表面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转轮,所述控制转轮的表面开设有卡孔,所述第一轮毂单元和第二轮毂单元活动连接有轮毂,所述稳固机构中包含有U型杆,所述第一轮毂单元和第二轮毂单元表面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滚子,所述滑槽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密闭条,所述U型杆的一端与密闭条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U型杆的另一端与轮毂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轮毂单元活动连接有第二轮毂单元,所述第一轮毂单元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轴套,所述转轴套的右侧与第二轮毂单元的左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轮毂单元和第二轮毂单元的外表面均包括基材层、耐腐蚀层和耐磨损层。
优选的,所述基材层的顶部通过粘接剂与耐腐蚀层的底部粘接,所述耐腐蚀层的顶部通过粘接剂与耐磨损层的底部粘接。
优选的,所述耐腐蚀层包括聚氟乙烯树脂层和聚偏二氯乙烯树脂层,且聚氟乙烯树脂层的底部与聚偏二氯乙烯树脂层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耐磨损层包括聚丙烯树脂层和聚氯乙烯树脂层,且聚丙烯树脂层的底部与聚氯乙烯树脂层的顶部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法兰预紧式汽车轮毂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仁源汽配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仁源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31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焚烧炉用控制燃烧系统
- 下一篇:具有磁性多重密封结构的新能源汽车轮毂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