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轨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7362.3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4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伟宏;李清亮;吴庆龙;梁旻;马庆然;邓立 |
主分类号: | B66C11/12 | 分类号: | B66C11/12;B66C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汉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08 | 代理人: | 李蔚浩 |
地址: | 51447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轨 行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轨行车,包括左、右墙板,在左、右墙板上分布有受力滚轮组与钢轨两侧的下翼缘配合,其中在左、右墙板上分别设有左、右连接板,在左、右连接板之间设有连接杆,在连接杆上设有受力滚轮与钢轨的顶端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使单轨行车的上、下两端同时受力,取代传统单轨行车只有下端受力的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单轨行车因摇摆而脱离钢轨的危险发生,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一种工字钢单轨行车。
背景技术
单轨行车是一种起重工具,通过悬挂手拉/电动葫芦在钢轨上移动,达到起重运输目的。现有的单轨行车包括左、右墙板,在左、右墙板上方分别设有受力滚轮组,受力滚轮组的轮缘分别与钢轨下翼缘相配合,使得单轨行车在钢轨的下翼缘上横行移动。当单轨行车在钢轨上滑动时,由手拉/电动于葫芦上物体的晃动可能使得单轨行车在钢轨上摇摆晃动,使得造成单轨行车与钢轨之间碰撞,且单轨行车的受力滚轮设置在左、右墙板上方,在单轨小车出现摇摆时,存在受力滚轮有向外侧扩张脱离钢轨的危险。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单轨行车,防止单轨行车脱离钢轨的风险,提高结构的稳固性。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轨行车,包括左、右墙板,在左、右墙板上分布有受力滚轮组与钢轨两侧的下翼缘配合,其中在左、右墙板上分别设有左、右连接板,在左、右连接板之间设有连接杆,在连接杆上设有受力滚轮与钢轨的顶端配合。
上述的单轨行车,左墙板与右墙板为对称结构,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也为对称结构。
上述的单轨行车,在左、右连接板上设有连接杆的高度调节结构,高度调节结构包括在左、右连接板上分别设置的调节口,在调节口内设有与之配合的调节套筒,所述连接杆通过调节套筒在调节口内移动;连接杆通过调节套筒在调节口的范围内移动调整高度并固定,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钢轨上,无需另行更换结构。
上述的单轨行车,所述的左、右连接板与左、右墙板之间为可拆卸结构或一体成型结构;无论是可拆卸结构或者一体成型结构,左、右连接板作为左、右墙板的延长部,将单轨行车的受力转化为上、下端受力,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上述的单轨行车,在左、右墙板之间设有承重杆,在承重杆上设有用于连接起重物的吊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结构,通过在左、右墙板上方分别延伸有左、右连接板,在左、右连接板之间设有连接杆,使单轨行车的上、下两端同时受力,取代传统单轨行车只有下端受力的结构,提高了结构的稳固性。而且通过在连接杆上设有受力滚轮与钢轨的顶端配合,顶端的受力滚轮与两侧的受力滚轮组配合,能够有效防止单轨行车因摇摆而脱离钢轨的危险发生,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左墙板或右墙板,11为承重杆,12为吊环,2为受力滚轮组,3为左连接板或右连接板,4为连接杆,5为受力滚轮,6为连接杆的高度调节结构,61为调节口,62为调节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伟宏;李清亮;吴庆龙;梁旻;马庆然;邓立,未经何伟宏;李清亮;吴庆龙;梁旻;马庆然;邓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7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用手术钳的清洗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彩色瓦楞包装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