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餐饮送餐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4212.0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8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张宁;朱志华;莫秉华;杨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宏升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餐饮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餐饮送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模块、通讯模块、主框架控制模块、送餐车控制模块;总控模块通过通讯模块分别与主框架控制模块和送餐车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主多从分布式控制结构;总控模块经通讯模块通过有线方式与主框架控制器连接,通过无线方式与小车的无线收发器对接,从而达到与小车控制器的通讯;总控模块作为主站在此网络中发送控制与调度指令至各从站控制器,各从站控制器接收总控指令并发送本站的运行和IO状态信息至总控,解决自动送餐餐厅的空间利用浪费,送餐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配送的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餐饮送餐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餐饮送菜主要还是经后厨烹制菜肴后由服务员人工送菜至餐桌,此种模式效率较低、需要人工服务操作、难于管理、人工和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不少自动送餐装置及系统,他们通常是在餐厅地面内设置专用车道、行走机器人或小车、避障单元;
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小车车道送餐装置,设备包括送餐小车、专用车道、小车停车及升降设备和主控计算机,自动送餐小车通过专用车道送餐至客人的餐桌前,送餐小车和餐桌一对一服务,此类方法通常可以节约人力成本,但送菜机器人或小车在餐厅地面专用车道运行,占用了很大空间且受人员活动影响,也存在交叉污染的卫生隐患;现有技术中还包括:悬空的导轨,设置在导轨上的行走小车,设置在行走小车上的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的下端设有盛菜器连接装置,此种方法节约了餐厅空间,不过其送餐升降控制方式是采用将车上的盛菜器机构缓慢下降,为了保证盛菜器升降平稳,升降速度必然下降且升降机构易于损坏而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智能餐饮送餐控制系统,用于解决自动送餐餐厅的空间利用浪费,送餐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基于控制台电脑总控为主站,各送餐小车PLC控制器和负责整线主框架控制的PLC控制器为从站的一主多从分布式控制结构的专用送餐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餐饮送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模块、通讯模块、主框架控制模块、送餐车控制模块;总控模块通过通讯模块分别与主框架控制模块和送餐车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总控模块包括控制主机和分别与控制主机连接的显示模块、调度控制程序模块;
所述通讯模块包括有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有线通讯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通过输入端与控制主机连接,有线通信模块输出端与主框架控制模块连接,无线通讯模块输出端与送餐车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主框架控制模块包括主框架控制器、送餐车运行轨道、传感器模块、升降通道、升降通道伺服电机,送餐车运行轨道用于送餐车运行,传感器模块设置在送餐车运行轨道各站点,升降通道设置在送餐车运行轨道各站点,升降通道伺服电机设置在升降通道中;
所述送餐车控制模块包括送餐车控制器、送餐车伺服电机、无线收发器,送餐车控制器一端连接送餐车伺服电机,另一端连接无线收发器,通过无线收发器与总控模块进行通讯。
进一步地,所述送餐车运行轨道与升降通道通过升降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设有主轨和副轨,在主轨随送餐车下降后,副轨下降到送餐车运行轨道处顶替主轨。
进一步地,所述副轨下降到送餐车运行轨道处具体为副轨通过气缸伸出下降到送餐车运行轨道处。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控制程序模块分别主框架控制模块和送餐车控制模块连接,用于传达控制主机下发的控制指令到主框架控制模块和送餐车控制模块,并实时采集主框架控制模块和送餐车控制模块运行状态传输至控制主机。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控制程序模块还包括与第三方点餐系统进行通讯的通讯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4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红外数据传输体积修正仪
- 下一篇:一种直埋式新型光电混合缆及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