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的头枕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92946.1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0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郑红根;赵德刚;李后乐;梅立涛;周思林;范金杰;马志勇;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809 | 分类号: | B60N2/809;B60N2/897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的头枕连接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座椅的头枕容易产生异响的问题。本汽车座椅的头枕连接结构,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于座椅靠背顶部的两个导套以及设置于头枕底部并与导套插接配合的两个导向销,两个导向销相倾斜以使导向销与导套的一侧内壁抵靠。本实用新型通过头枕上两个相对倾斜设置的导向销与设置于座椅靠背上的两个导套形成插接配合,使导向销能够始终与导套的内壁形成抵靠配合,避免导向销与导套之间产生松动,从而避免异响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头枕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于汽车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汽车异响问题极大的影响客户的满意度以及再购率,因此也越来越受到汽车厂商的重视。
目前,出于成本以及维修便利性的考虑,大多车型的头枕均采用双导柱结构连接于座椅靠背上,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280043262.5)公开的头枕连接结构,头枕通过两个导向销与座椅靠背上的两个导套插接配合,实现头枕的固定。然而,为了保证头枕能够高度可调,导向销与导套之间会采用间隙配合,这导致导向销与套管之间会存在松动,当汽车经过振幅较大的路面时,车辆的振动会导致头枕振动,使导向销与导套撞击产生异响。而座椅头枕距离人耳最近,最容易被人察觉,从而极大的影响驾乘人员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座椅的头枕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消除头枕的异响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座椅的头枕连接结构,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于座椅靠背顶部的两个导套以及设置于头枕底部并与导套插接配合的两个导向销,其特征在于,两个导向销相倾斜以使导向销与导套的一侧内壁抵靠。
本汽车座椅的靠背顶部设置两个导套,两个导套相对平行设置,头枕的下端具有两个向下凸出的导向销,两个导向销均呈长条杆状,两个导向销相倾斜并形成角度较小的夹角,由于两个导向销上端之间的间距和下端之间的间距不同,两个导向销分别插入两个导套后,导向销与导套之间会形成一定的倾斜并使导向销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使导向销会与导套的内壁抵靠并形成紧配合,避免导向销与导套之间产生松动,从而消除导向销与导套之间的异响,而且导向销与导套之间能够形成一定的自锁效果,避免头枕自行相对导套滑动而改变高度。
在上述的汽车座椅的头枕连接结构中,两个导向销沿头枕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导向销均自上而下朝相邻导向销的方向或远离相邻导向销的方向倾斜。这样两个导向销相对的向外倾斜或向内倾斜,使两个导向销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使两个导向销的外侧或内侧与导套的内壁抵靠并形成紧配合。
在上述的汽车座椅的头枕连接结构中,两个导向销沿头枕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一个导向销自上而下朝座椅的前方倾斜且另一个导向销自上而下朝座椅的后方倾斜。导向销朝座椅的前侧和后侧倾斜,使导向销之间的间距变化尽量减小,既便于两个导向销插入导套内,使装配更方便,又能够保证导向销与导套之间能够形成紧配合。
在上述的汽车座椅的头枕连接结构中,两个导向销之间的夹角为2~5°。在该角度范围,既便于导向销的装配,又能够使导向销与导套之间形成较为恰当的紧配合,能够消除异响的同时又便于头枕高度的条件。
在上述的汽车座椅的头枕连接结构中,所述头枕上固设有插接架,两个导向销均一体连接于插接架上。这样便于控制两个导向销之间的配合精度。
在上述的汽车座椅的头枕连接结构中,所述插接架采用一根金属管弯折形成,且金属管的两端分别形成两个导向销,使插接架生产成型更简单方便。
在上述的汽车座椅的头枕连接结构中,所述导向销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开有定位槽,所述导套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用于嵌入定位槽的定位齿。导向销通过定位槽与导套内壁的定位齿配合形成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92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管柱溃缩结构
- 下一篇:一种橡胶输送带生产用切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