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高强度铝合金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88926.7 | 申请日: | 2020-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2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志琦汽车维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16 | 分类号: | B60B3/16;B60B19/10;B60B2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刘颖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强度 铝合金 轮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高强度铝合金轮毂,包括安装圈,所述安装圈的两端设置有轮毂外边框,所述安装圈内侧的一端均匀设置有五组连接辐板,且连接辐板靠近轮毂外边框圆心的一端共同设置有安装圆板,所述安装圆板一端非圆心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五组螺丝孔,所述安装圆板靠近螺丝孔一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柱,且安装柱的外侧螺纹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靠近安装圆板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扇叶状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轮毂外边框、散热架、连接辐板、安装圆板、加强筋杆、通孔、加强筋板和安装圈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通过散热架、加强筋杆和加强筋板加固安装圆板和安装圈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也就提高了汽车轮毂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用高强度铝合金轮毂。
背景技术
轮毂是轮胎内廓轮钢通过立柱连接的轮芯旋转部分,即支撑轮胎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
目前的汽车铝合金轮毂虽然种类繁多,功能较多,但是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1、当前的汽车铝合金轮毂多数通过五组连接辐板与安装圈连接,虽然可以起到支撑连接和将安装圆板吸收的热量进行快速传递,但是其支撑的稳固性一般,且导热散热的效果一般,无法进一步提高整个汽车轮毂的散热效果;
2、当前的汽车铝合金轮毂多数是将固定安装的五组固定螺丝暴露在轮毂外,在车轮行驶的过程中,很容易使得螺孔中附着有大量的灰尘或杂物,不便于拧开螺丝对轮毂进行拆卸或安装,也无法进一步提高汽车轮毂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高强度铝合金轮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高强度铝合金轮毂,包括安装圈,所述安装圈的两端设置有轮毂外边框,所述安装圈内侧的一端均匀设置有五组连接辐板,且连接辐板靠近轮毂外边框圆心的一端共同设置有安装圆板,所述安装圆板一端非圆心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五组螺丝孔,所述安装圆板靠近螺丝孔一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柱,且安装柱的外侧螺纹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靠近安装圆板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扇叶状凹槽,所述连接辐板相互靠近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加强筋杆,且加强筋杆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一组连接辐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杆内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靠近安装柱的一端与安装圆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杆的外侧均匀设置有散热架,且散热架的另一端皆与安装圈的内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辐板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孔,且通孔呈椭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杆的外侧设置有五组散热架,且散热架呈S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与安装柱外侧相互配合的螺纹。
优选的,所述连接辐板相邻之间设置的五组加强筋杆可以组合成一个圆环。
优选的,所述轮毂外边框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凸起条,且凸起条呈倾斜分布结构。
优选的,所述安装圈的外侧设置有耐磨层,且耐磨层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高强度铝合金轮毂,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轮毂外边框、散热架、连接辐板、螺丝孔、安装圆板、加强筋杆、通孔、加强筋板和安装圈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通过散热架、加强筋杆和加强筋板加固安装圆板和安装圈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也就提高了汽车轮毂的强度;还可以实现将安装圆板受到的热量一部分通过连接辐板和通孔进行传递和散热,而安装圆板另一部分热量也可以通过加强筋板、加强筋杆和散热架进行散热,提高了该汽车轮毂的功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志琦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志琦汽车维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889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引流管的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清除粘沾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