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尘防水的PVC彩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81499.X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9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林启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达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30;B32B27/08;B32B27/06;B32B3/24;B32B3/08;B32B33/00;E04F13/00;E06B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李苏哲 |
| 地址: | 2156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防水 pvc 彩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尘防水的PVC彩膜,包括卷辊、彩膜本体,所述卷辊上缠绕有彩膜本体,所述彩膜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中空层、纬线、经线和加强细丝网,所述彩膜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中空层,所述中空层的内部竖向设置有经线,所述经线上横向设置有纬线,所述纬线和经线之间设置有加强细丝网,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撕拉彩膜本体的过程可能出现因彩膜本体本身强度不足造成将彩膜本体撕坏的情况发生,为此在彩膜本体的内部设置中空层,中空层内部横向竖向分别设置透明纬线和经线,且二者之间填充加强细丝网,从而彩膜本体结构得到有效增强,从而有效避免彩膜本体出现撕坏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彩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尘防水的PVC彩膜。
背景技术
PVC彩膜主要是一种建筑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玻璃行业,对玻璃进行装饰或进行遮阳效果,亦可能作为装饰背景墙来使用,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PVC彩膜的种类也十分繁多,其中大部分都已经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但现有的PVC彩膜依旧会存在不少缺陷需要解决,如在使用时彩膜的强度不足,当对彩膜进行撕拉下来时可能对整体彩膜撕坏,影响彩膜的正常使用,这也造成了彩膜的结构强度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防水的PVC彩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防水的PVC彩膜,包括卷辊、彩膜本体,所述卷辊上缠绕有彩膜本体,所述彩膜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中空层、纬线、经线和加强细丝网,所述彩膜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中空层,所述中空层的内部竖向设置有经线,所述经线上横向设置有纬线,所述纬线和经线之间设置有加强细丝网。
优选的,所述彩膜本体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防水膜、防水透气层、聚四氟乙烯膜层和聚乙烯醇泡沫层,所述彩膜本体的表面贴合有防水膜,所述防水膜的内部设置有防水透气层,所述防水透气层的下方贴合聚四氟乙烯膜层,所述聚四氟乙烯膜层的下方贴合有聚乙烯醇泡沫层。
优选的,所述彩膜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撕拉结构,所述撕拉结构包括撕拉缝、防滑凸粒和粘胶带,所述彩膜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撕拉缝,所述防滑凸粒设置在防水膜表面的一侧,所述防滑凸粒的底端设置粘合有粘胶带。
优选的,所述防水膜共设置有两组,所述防水膜的表面积小于彩膜本体的表面积,所述防水膜的厚度小于彩膜本体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防滑凸粒利用底部粘胶带和防水膜相粘合,所述防滑凸粒共设置有三组,所述防滑凸粒间为等间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经线之间为等间距设置,所述纬线共设置有两组,所述纬线和经线之间为交叉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撕拉彩膜本体的过程可能出现因彩膜本体本身强度不足造成将彩膜本体撕坏的情况发生,为此在彩膜本体的内部设置中空层,中空层内部横向竖向分别设置透明纬线和经线,且二者之间填充加强细丝网,从而彩膜本体结构得到有效增强,从而有效避免彩膜本体出现撕坏的情况发生;
2、通过将彩膜本体通过卷辊拉出,后利用彩膜本体之间的撕拉缝进行撕拉使用,由于传统的彩膜本体撕拉时不够方便,因此此过程对彩膜本体的撕拉更为方便,此外在撕拉过程为防止操作人员手在撕拉过程打滑,在彩膜本体表面一侧设置防滑凸粒,手紧紧贴合防滑凸粒能够有效防止打滑,同时防滑凸粒利用底部粘胶带和彩膜本体进行粘合,从而也可对防滑凸粒进行拆除,不影响彩膜本体的后续使用;
3、通过在彩膜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水膜用来防水,防水膜内一次设置防水透气层、聚四氟乙烯膜层和聚乙烯醇泡沫层,由于聚四氟乙烯膜层是纳米孔洞结构,表面结构光滑,且不吸附,因此在防水防尘上具有良好的表现,而聚乙烯醇泡沫层也具有良好的不吸水性能,从而有效提高该彩膜本体的防水防尘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达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达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814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方便更换展示物的展示走廊
- 下一篇:一种诊断试剂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