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顶板浇筑厚度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10306.1 | 申请日: | 2020-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4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于东杰;吕书祥;耿可新;张宇光;张伶;陈磊;李芫锟;张冠宇;朱安红;王栋;王卫静;李超;于立泽;李明辉;张志玉;孙锐;吕坤龙;张明硕;邹洋;李冰;姚致奎;叶利平;马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天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 地址: | 10007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顶板 浇筑 厚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顶板浇筑厚度的装置,包括测量板,测量板上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内穿设有丝杆,丝杆与测量板垂直布置;丝杆上位于测量板的上方和下方还分别穿设有与丝杆配合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丝杆的一端设有与测量板平行的底座。本实用新型用于顶板浇筑过程中顶板厚度的控制,操作人员在准确测量顶板厚度的同时,能够利用本装置快速地对相应部位进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浇筑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顶板浇筑厚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顶板,同时作为楼下建筑的顶面和楼上建筑的底面,其对尺寸和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泵管出料不一定均匀,导致顶板塑化后不同位置可能出现厚度不同的情况,影响顶板的加工质量。现有的顶板浇筑,大都是人工利用测量工具选取若干点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构趁混凝土塑化前进行调整。
但是因为人工测量选取的点数量有限,在测量点之外的部分仍然会产生厚度不均的现象;而且由于混凝土塑化的时间有限,一边测量一边对顶板厚度进行调整的时间更加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顶板浇筑厚度的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包括测量板,所述测量板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穿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测量板垂直布置;所述丝杆上位于所述测量板的上方和下方还分别穿设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丝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测量板平行的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板的边缘与所述测量板的顶面的交界处成型为斜面,所述测量板上还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测量板绕所述丝杆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测量板顶面上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控制杆的长度小于所述丝杆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板上还开设有若干落料孔。
进一步地,所述落料孔对应所述测量板顶面的孔口直径大于所述落料孔对应所述测量板底面的孔口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落料孔内设有与其配合的塞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检测顶板浇筑厚度的装置,用于顶板浇筑过程中顶板厚度的控制,操作人员在准确测量顶板厚度的同时,能够利用本装置快速地对相应部位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落料孔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测量板,11、调节孔,12、控制杆,13、落料孔,14、塞子,2、丝杆,21、第一螺母,22、第二螺母,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检测顶板浇筑厚度的装置,包括测量板1,测量板1上开设有调节孔11,调节孔11内穿设有丝杆2,丝杆2与测量板1垂直布置;丝杆2上位于测量板1的上方和下方还分别穿设有与丝杆2配合的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丝杆2的一端设有与测量板1平行的底座3。
通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的作用,将测量板限制在指定高度,测量板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即为待测量顶板的厚度,通过水平移动测量装置,可以实现浇筑后顶板大面积的厚度测量。
测量板1的边缘与测量板1的顶面的交界处成型为斜面,测量板1顶面上垂直设有一个控制杆12,控制杆12的长度小于丝杆2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天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天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0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分模液压平锻机
- 下一篇:节能水流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