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优化微矩形连接器引脚焊盘和布线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3298.7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8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悦;宋健;王灿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一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1 | 分类号: | H05K1/11;H05K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袁浩华;田艺儿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 矩形 连接器 引脚 布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优化微矩形连接器引脚焊盘和布线的结构,包括若干排平行排列的引脚焊盘,所述引脚焊盘包括引脚孔和焊盘,每个所述引脚焊盘连接有一条走线,其特征在于,同一排相邻两个所述引脚焊盘的间距大于三倍所述走线的宽度,内排引脚焊盘的所述走线从邻近的外排引脚焊盘的间隙穿过,所述焊盘呈椭圆形,且椭圆形焊盘的短轴与同一排所述引脚焊盘的中心连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引脚焊盘的形状,增加了引脚焊盘的间距,实现在相邻两个引脚焊盘之间走线,从而实现邻近排引脚同方向出线的布线方式,减少了布线层,达到节省PCB制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优化微矩形连接器引脚焊盘和布线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印刷电路板技术的发展,相关的电子产品种类繁多,且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无论是航天航空、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制造业,均有其身影,特别是微矩形连接器,由于其电缆组件的优良特性,该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军工电子行业。
由于现有的微矩形连接器的引脚排列紧密,例如J30J微矩形连接器,引脚焊盘之间的安全间距太小,因此两个引脚焊盘之间不能走线,导致布线层数增加,从而增加了研发成本,往往给PCB布线和制板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在实际PCB制板过程中,特别考验工程师的制板焊接工艺能力。
以上问题,值得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化微矩形连接器引脚焊盘和布线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优化微矩形连接器引脚焊盘和布线的结构,包括若干排平行排列的引脚焊盘,所述引脚焊盘包括引脚孔和焊盘,每个所述引脚焊盘连接有一条走线,其特征在于,同一排相邻两个所述引脚焊盘的间距大于三倍所述走线的宽度,内排引脚焊盘的所述走线从邻近的外排引脚焊盘的间隙穿过。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呈椭圆形,且椭圆形焊盘的短轴与同一排所述引脚焊盘的中心连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椭圆形焊盘的半短轴与所述引脚孔的半径之差为5.5mil。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穿过引脚焊盘间隙的所述走线的边界与邻近的所述引脚焊盘的间距为4mil。
进一步的,所述走线的宽度等于3mil。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同一排相邻两个所述引脚焊盘的间距等于11mil。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孔的孔径等于28mil。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同一排相邻两个所述引脚焊盘的中心间距等于50mil。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引脚焊盘的形状,增加了引脚焊盘的间距,实现在相邻两个引脚焊盘之间走线,从而实现邻近排引脚同方向出线的布线方式,减少了布线层,达到节省PCB制作成本;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优化后的引脚焊盘结构为工程师布线设计提供了新的选择,提高了设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引脚焊盘;11、引脚孔;12、焊盘;2、走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一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一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32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