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传导音圈线转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5379.4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1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富通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7 | 代理人: | 范钦正 |
地址: | 51812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导 音圈线 转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传导音圈线转接结构,包括音圈、音圈固定架、压紧环、转接PCB板和振动片,音圈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设有音圈,音圈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设有振动片,振动片的顶部套设有转接PCB板,音圈顶部的正负极接线穿过音圈固定架和振动片,且与转接PCB板电性连接,音圈固定架包括第一承载面,第一承载面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二承载面,第一承载面的顶部中间固定设有凸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音圈固定架和振动片的顶部设有转接PCB板,转接PCB板可用于转接从音圈上引出的正负极接线,同时配合压紧环和音圈固定架的凸起柱体,可使PCB板接线更加稳定,从而有效提高接线的稳定性,避免长时间使用下正负极接线发生折断而影响耳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圈线转接机构,特别涉及一种骨传导音圈线转接结构。
背景技术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利用这些骨传导技术制造的耳机,称之为骨传导耳机,也被称作骨导耳机、骨感耳机、骨传耳机和骨传感耳机。
在骨传导耳机中,对正负极接线的转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而现有的骨传导的正负极线都是从音圈上直接引出来的,结构较不稳定,长时间使用下容易发生折断现象,影响耳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传导音圈线转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骨传导耳机中正负极接线容易折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传导音圈线转接结构,包括音圈固定架,所述音圈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设有音圈,所述音圈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设有转接PCB板,所述转接PCB板的顶部套设有振动片,所述音圈顶部的正负极接线穿过音圈固定架,且与转接PCB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音圈固定架包括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面的顶部中间固定设有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起的顶部套设有压紧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接PCB板和振动片均置于第二承载面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承载面的顶部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音圈顶部的正负极接线均穿过通槽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传导音圈线转接结构:
通过在音圈固定架的顶部设有转接PCB板,转接PCB板可用于转接从音圈上引出的正负极接线,同时配合压紧环和两个铝板可使接线更加稳定,较传统的直接从音圈上引线相比,该种转接结构可有效提高接线的稳定性,避免长时间使用下正负极接线发生折断而影响耳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音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音圈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紧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接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振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音圈;2、音圈固定架;3、压紧环;4、转接PCB板;5、振动片;6、第一承载面;7、第二承载面;8、凸起;9、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富通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富通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5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