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电池防燃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4087.9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7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50/20 | 分类号: | H01M50/20;H01M50/258;H01M50/249;H01M50/233;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雍常明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电池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防燃保护装置,包括承载框,承载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螺孔,承载框的正面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和微型压缩机,蓄电池的两侧电性连接有第二电线,第二电线的侧面电线连接有反馈电路板,反馈电路板的侧面电性连接有第一电线,第一电线的侧面电性连接有报警器,第二电线的顶端电性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承载框内侧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轴和第二弹簧轴以及第三夹板与第四夹板,第一弹簧轴远离承载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第二弹簧轴远离承载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电动汽车电池防燃保护装置功能单一,使用不便,且防燃保护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防燃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电池分两大类,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蓄电池适用于纯电动汽车,包括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钠硫电池、二次锂电池、空气电池、三元锂电池;而汽车电池在持续使用时,免不了温度会持续上升,当温度上升时,需要用到保护装置进行保护。
现有的电动汽车电池防燃保护装置,功能单一,比较局限,进而导致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其次是当电动汽车长时间的行驶,电池温度也会持续上升,当温度过高时,很可能会使电池自燃,进而导致防燃保护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池防燃保护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防燃保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电动汽车电池防燃保护装置功能单一,使用不便,且防燃保护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防燃保护装置,包括承载框,所述承载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螺孔,所述承载框的正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和微型压缩机,所述蓄电池的两侧电性连接有第二电线,所述第二电线的侧面电线连接有反馈电路板,所述反馈电路板的侧面电性连接有第一电线,所述第一电线的侧面电性连接有报警器,所述第二电线的顶端电性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承载框内侧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轴和第二弹簧轴以及第三夹板与第四夹板,所述第一弹簧轴远离承载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弹簧轴远离承载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
优选的,所述承载框内壁和外壁均涂抹有绝缘涂料,所述承载框的内壁贯穿有第二电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以及第三夹板与第四夹板分别相互对称于承载框的内侧,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三夹板以及第四夹板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轴。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轴与第二弹簧轴均内部镂空,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以及第三夹板与第四夹板的内侧均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过第二电线与反馈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型压缩机安装有蓄电池的背面,所述蓄电池与微型压缩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通过第一电线与反馈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反馈电路板通过第二电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第二电线与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防燃保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防燃保护装置,通过设置的承载框、第一弹簧轴、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使用前,将承载框通过固定板上的螺孔安装在汽车上,使用时,掰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以及第三夹板与第四夹板将电动汽车的电池放入承载框的内部,使得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以及第三夹板与第四夹板夹紧汽车电池的四个面,因第一弹簧轴和第二弹簧轴的材料特性可以使得不同规格的汽车电池均能在该种防燃保护装置内进行安装使用,当蓄电池与微型压缩机通电后,微型压缩机循环的冷气即可为汽车电池降温,再通过承载框内部的设计,可以使得内部空间留有较大的空间,提高散热效果,通过种种便利可以使得防燃保护装置使用方便,进而解决局限性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40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发水储藏冷柜
- 下一篇:一种多维组合可调式CPC集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