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压电智能路面车辆动态称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88608.6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9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方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G01G2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孙威 |
地址: | 5517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压电 智能 路面 车辆 动态 称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压电智能路面车辆动态称重装置,包括压应力传感器和连接线,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设置了保护机构于压应力传感器外侧,通过定位柱进入到外框底部的定位槽,同时凸板锁固于承接板的顶端面,以及外框左右两侧的夹板对外框进行加固支撑,使得外框和压应力传感器在安装固定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以及通过启动电热丝产生适当的热量,使得热量通过底部的透孔向上散发,并且压应力传感器外部积累的少量水分受热蒸发,并且蒸汽通过左右两端的透孔向外流动,达到了更加稳定的将传感器进行固定,检测更加准确,同时快速将传感器外部的少量水分进行蒸发,提高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一种新型压电智能路面车辆动态称重装置,涉及称重装置相关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形成和汽车运输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高速公路上重型载重货车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且为追求眼前利益,相当数量的货车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超限超载对交通安全、运输市场、路桥基础设施等形成严重危害,目前公路车辆称重主要有两种:静态称重和动态称重,动态称重是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通过安装在路面的传感器测定车辆轴重并计算相应的整车静态重量,动态称重较静态称重来说,称重传感器体积小,工程造价和难度低,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测试效率高,动态称重正逐步取代静态称重对交通管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动态称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嵌入式的方式进行安装,连接稳定性较差,同时称重装置在受到压力容易与嵌入点发生摩擦,而当嵌入点较为粗糙时会形成磨损,并且当雨水天气时,少量雨水积累于装置外表面难以挥发干燥而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新型压电智能路面车辆动态称重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型压电智能路面车辆动态称重装置,该装置包括压应力传感器、连接线和保护机构,所述压应力传感器设置于放置槽内侧,所述保护机构设置于压应力传感器外侧,所述保护机构由外框、定位柱、加热丝、凹槽、透孔、凸板、承接板、开口和支撑机构组成,所述外框内侧安装有压应力传感器,且外框活动伸入于放置槽内侧,所述定位柱紧固于放置槽内侧底端面,所述加热丝安装于外框底端面开设的凹槽内侧,所述透孔开设于外框内侧左右两端和内侧底端面,所述凸板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外框左右两端,且凸板锁固于放置槽内侧中部安装的承接板顶部,所述开口开设于外框右端面顶端中部,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外框底部。
优选的,所述压应力传感器右侧连接有屏蔽线,所述连接线穿过面层外表面后连接于压应力传感器输出端,所述放置槽开设于感应路面和面层顶端面,所述面层上下两侧分别紧固有感应路面和基层,所述感应路面顶端面嵌入有钢丝网,所述屏蔽线末端连接于屏蔽头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由固定板、卡块、弹簧、弹簧槽、L型板、夹板、滑杆、固定筒和压缩弹簧组成,所述固定板紧密伸入凹槽内侧底端,所述卡块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于弹簧槽内侧左端面,且卡块外侧右端相吻合于凹槽内侧右端面底部开设的卡槽内侧,所述弹簧槽开设于固定板右端面中部,所述L型板紧固于外框左右两端中下部,所述夹板紧贴于外框右端面底部,且夹板活动伸入于L型板内侧,所述滑杆锁合于夹板右端面中部,且滑杆贯穿于固定筒左端面中部,所述固定筒紧固于放置槽内侧右下端,所述压缩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滑杆右端面和固定筒内侧右端面。
优选的,所述透孔等间距设置有两个以上于外框内侧底端面和内侧左右两端,且位于外框内侧左右两端的透孔为倾斜向下延伸状。
优选的,所述外框内侧端面设置有不锈钢层,且不锈钢层内侧端面为光滑表面。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分布有四个于放置槽内侧底端面中部,且外框底端面开设有相对应的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顶端面由边沿处向中部倾斜的斜面状,且固定板底端面中部贯通开设有透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未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8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