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调节制动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85754.3 | 申请日: | 2020-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70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白瑞平;王忠琦;张创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禾润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54 | 分类号: | F16D65/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500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调节 制动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自调节制动器结构,该结构在液压轮缸工作时撑开左、右制动蹄片进行制动,并带动调节棘爪,调节棘爪与调节杠杆的齿型接触面分离,整体外扩,制动蹄片收缩时,调节棘爪与调节杠杆齿型接触面接触,防止蹄片收缩过小,完成制动间隙自调节,该装置通过自动调节制动蹄到制动鼓内壁的距离,使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有效的缩短制动蹄到制动鼓运动的时间,缩短刹车距离,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该装置还提高了制动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该装置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应用在电动汽车的制动系统,使车辆的制动效果达到最佳。
背景技术
制动器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其制动性能尤为重要,关系到整车的安全性。当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制动器里的液压轮缸将制动蹄向外挤压,使制动蹄片与制动鼓贴合产生摩擦力,从而降低车轮转速,使车速将下来,保证安全。因此非制动状态下的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间隙的大小对于整车制动时的及时反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应用在纯电动汽车后桥上的制动器以鼓式制动器为主,制动器在长时间使用工程中摩擦片变薄,从而使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不断变大,导致制动时制动器反馈时间增长,刹车距离也随之增加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危险型也变高,因此,设计一种能够自动调节制动间隙的装置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的自动调节制动蹄到制动鼓的间隙,通过调节棘爪与调节杠杆上的棘爪啮合位置来控制制动蹄到制动鼓的间隙,两个棘爪位置的调节通过液压轮缸在工作时实现。同时该装置也不用在保养车时对制动间隙进行调节,既方便又高效和实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液压轮缸(1)通过螺栓固定在制动底板(2)上;左制动蹄(12)和右制动蹄(7)分别通过左压蹄弹簧(11)和右压蹄弹簧(9)固定在制动底板(2)上,同时用弹簧三(10)拉紧制动蹄下端,制动蹄上端连接液压轮缸(1)并用弹簧一(4)和弹簧五(16)拉紧;调节杠杆(5)安装在液压轮缸(1)的下端分别连接左制动蹄(12)和右制动蹄(7)的上端开口,并通过弹簧二(6)拉紧。
调节杠杆(5)与驻车制动器拉杆(8)连接处有一个U型开口,防止调节杠杆上下移动,与调节棘爪(15)连接处的开口为腰型孔,用来调节两个制动蹄之间的距离,与调节棘爪(15)接触面为齿型面,其俯视图为Z字型。
调节棘爪(15)与调节杠杆(5)接触面为齿型面,通过弹簧四(14)的拉紧,能够保证制动蹄片扩张时,调节棘爪(15)与调节杠杆(5)的齿型接触面分离,使其随之运动,整体外扩,制动蹄片收缩时,调节棘爪(15)与调节杠杆(5)齿型接触面接触,防止蹄片收缩过小,完成制动间隙自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鼓式制动器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动鼓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节间隙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1、液压轮缸,2、制动底板,3、右摩擦片,4、弹簧一,5、调节杠杆,6、弹簧二,7、右制动蹄,8、驻车制动器拉杆,9、右压蹄弹簧,10、弹簧三,11、左压蹄弹簧, 12、左制动蹄,13、左摩擦片,14、弹簧四,15、调节棘爪,16、弹簧五,17、制动鼓,18、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禾润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许昌禾润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57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