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数控粽子捆扎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85730.8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5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森 |
主分类号: | A23P30/00 | 分类号: | A23P30/00;A23L7/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数控 粽子 捆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数控粽子捆扎机,包括机身总成和PLC控制系统,机身总成的顶面左侧安装有绕线机座,绕线机座的顶面设置有绕线部件,机身总成的右侧顶面从左向左依次设置有滑槽总成、夹线头总成和爪手机座总成,爪手机座总成上设置有爪手总成和钩针总成,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单只粽子进行自动捆扎、打结,精确、巧妙、快速捆扎打结,自动显示捆扎后的粽子累计数量并具有对累计数的加、减功能,还有断线、用完线的警报系统和暂停接线功能,对捆扎线的扎紧度可自动调节,可自动割线和连续捆扎,无需人工参与,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数控粽子捆扎机。
背景技术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古时候在北方称为“角黍”,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但是,目前各食品厂制作粽子的捆扎工作,在包裹捆扎粽子时多数采用手动完成,降低了生产效率,不利于高效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数控粽子捆扎机,解决了在包裹捆扎粽子时多数采用手动完成,降低了生产效率,不利于高效生产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全自动数控粽子捆扎机,包括机身总成和PLC控制系统,所述机身总成的顶面左侧安装有绕线机座,所述绕线机座的顶面设置有绕线部件,所述机身总成的右侧顶面从左向左依次设置有滑槽总成、夹线头总成和爪手机座总成,所述爪手机座总成上设置有爪手总成和钩针总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机身总成包括用于安装PLC控制系统的机架,所述机架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和调整脚,所述机架的外表面安装有与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电气开关面板,所述机架的顶面安装有盘盆。
更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机座包括与盘盆固定的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顶部安装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滑动连接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螺旋配合有滚珠丝杆,且滚珠丝杆转动连接在机壳上,所述滚珠丝杆通过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啮合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绕线移动步进电机,且绕线移动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机壳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绕线部件包括与机壳固定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罩壳,所述罩壳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多个纵置的过线轮,且过线轮的正上方设置有完线传感器,所述罩壳的右内壁上部设置有线团,所述罩壳的右内壁下部设置有绕线步进电机,所述绕线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同样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传动有绕线主轴,所述绕线主轴上安装有绕线杆,所述绕线杆上从左向右依次安装有压线轮和断线传感器,所述绕线主轴上安装有定位配重块和绕线配重块,所述绕线主轴的外端固定有托粽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槽总成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长滑槽,所述长滑槽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滑槽气缸,且长滑槽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短滑槽,所述短滑槽的外端与滑槽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森,未经李树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57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用泥水分离分级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瓷球生产的喷雾塔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