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抬梁工装及筒型基础转运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71172.X | 申请日: | 2020-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8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翔;袁新勇;王小合;贺广零;陈建征;王宗尧;崔文涛;孔德煌;闵巧玲;赵迎九;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7/60 | 分类号: | B65G67/60;F03D1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向森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装 基础 转运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型基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抬梁工装及筒型基础转运系统。所述筒型基础转运系统包括:抬梁工装;以及重载运输车,适于支撑所述抬梁工装的下横梁,并托举所述抬梁工装移动;轨道,适于引导所述重载运输车沿预设方向行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筒型基础转运系统,通过在筒型基础下方放置抬梁工装,使筒型基础不接触底面,进而使筒壁无需受力,解决了筒型基础下部筒壁薄弱,无法在建造和运输的过程中支撑筒型基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型基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抬梁工装及筒型基础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国内海上风电的开发建设逐渐进入快车道,我国多个沿海省份已经开始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建设,在部分地区,其适于建设海上风电的水下地质存在土壤覆盖层较浅、下部有岩层的情况,针对这种地质,最适合的基础形式是单筒筒型基础,因为筒型基础筒裙入泥较浅,不受下部岩层影响。筒型基础重量一般在2000~3000t,由于重量较大,其装船方式成为限制筒型基础成本的因素。目前绝大多数筒型基础都是用5000t左右龙门吊吊装装船或使用同吊装级别的浮吊进行吊装。而这个吨级的龙门吊费用昂贵,且该级别吊装设备在国内屈指可数,5000t级别的浮吊更是价格高昂。这也就限制了筒型基础仅能在少数几家加工制造基地建造。且筒型基础由于结构原因,其筒裙结构薄弱无法独立支撑整个筒型基础结构,因此在加工制造、装船以及海上运输的过程中,急需提供一种使筒型基础筒裙免受损伤的支撑结构,以及在装船过程中,对龙门吊无过多依赖、通用性较强的转运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筒型基础的筒裙结构薄弱无法独立支撑整个筒型基础结构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使筒型基础筒裙免受损伤的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筒型基础在装船过程中对龙门吊过度依赖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对龙门吊无过多依赖、通用性较强的筒型基础转运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抬梁工装,包括至少一个抬梁单体,所述抬梁单体包括:
上横梁,设置于所述抬梁单体顶部,适于支撑筒型基础;
下横梁,设置于所述上横梁下方,适于在被支撑状态下,顶起所述抬梁单体;
至少一根竖梁,沿垂直方向连接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并适于使所述抬梁单体达到预设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抬梁单体还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竖梁底部,所述底座底面的受力面积大于所述竖梁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所述竖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条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抬梁单体还包括:斜撑梁,所述斜撑梁将所述上横梁和/或所述下横梁与所述竖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抬梁工装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梁,所述连接梁适于对沿水平方向连续设置的抬梁单体进行连接固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型基础转运系统,包括:
如上述所述的抬梁工装;以及
重载运输车,适于支撑所述抬梁工装的下横梁,并托举所述抬梁工装移动;
轨道,适于引导所述重载运输车沿预设方向行进。
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梁适于与筒型基础的筒顶部下表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抬梁单体高度大于所述筒顶部底面距筒壁最低点沿垂直方向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至少部分的铺设于码头上,并沿长度方向延伸至船舶的承载基础上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711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