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增大陶瓷PTC电极片爬电距离的新型结构及加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65675.6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5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斌;苏琪婷;吕锦銮;陆正华;杜培丽;苗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03 | 分类号: | H05B3/03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卢浩 |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增大 陶瓷 ptc 电极 片爬电 距离 新型 结构 加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大陶瓷PTC电极片爬电距离的新型结构及加热器,其中,所述新型结构包括陶瓷片以及设置在陶瓷片上下两端的电极片,其中,所述电极片中位于陶瓷片头部和尾部的冷端区域处的两侧向内收窄,该电极片的宽度小于所述陶瓷片的宽度;所述陶瓷片在收窄区域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着所述陶瓷片的长度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结构可以增大两电极片之间的爬电距离,防止杂质或挂铝等因素导致电极片之间的爬电距离不足,从而防止出现电气击穿故障,进而提高电加热器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器,具体为一种用于增大陶瓷PTC电极片爬电距离的新型结构及加热器。
背景技术
电加热器是一种电辅热器件,是在开启制热模式时,电压通过电极片导电于功率片发热,热传递到铝波纹片,加热空气的一种电器。目前市面上使用的陶瓷PTC电加热器电极片,通过滚压方式固定于功率片和零功率片两侧。电极片在电加热器中实际是一种电极导电片,两条电极即是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导电电路的作用。因此,电极片的电气可靠性对电加热器的整体电气安全极为重要。
结合售后数据和生产异常数据分析发现,电极片间短路击穿导致炸管故障的主要形式表现为金属杂质和挂铝等形式。电加热器上使用的电极片都是一体成形,大小均匀一致的不锈钢金属材料导电片,两电极片代表的零火线间最容易发生因电气击穿失效。该处的两电极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主要通过功率片的厚薄决定,当两电极片间出现有金属杂质或挂铝等情况时,直接导致了两电极片间距离减小,从而出现短路击穿现象,严重影响电加热器的电气安全性能。
为提高电加热器整体电气安全性能,防止电气安全事故发生,在现有结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增加电极片间的爬电距离结构,提高电加热器的使用可靠性。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668638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PTC加热器端口绝缘隔离件”,所述PTC加热器端口绝缘隔离件包括用于隔离导线端子的隔离片,所述隔离片上设有用于用于容纳导线端子铆接部分的凹槽,所述导线
端子上套设有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固定在凹槽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导线端子铆接部分埋在隔离片的凹槽内,并在端子上套上绝缘套管,通过凹槽将电极片端子定位,同时彻底避免了上下电极片爬电距离小的问题,防止了加热器电极片之间的击穿,提高了可靠性。但是上述 PTC加热器端口绝缘隔离件防止加热器电极片之间的击穿的效果仍有待增强,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增大陶瓷PTC电极片爬电距离的新型结构,所述新型结构可以增大两电极片之间的爬电距离,防止杂质或挂铝等因素导致电极片之间的爬电距离不足,从而防止出现电气击穿故障,进而提高电加热器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增大陶瓷PTC电极片爬电距离的新型结构的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增大陶瓷PTC电极片爬电距离的新型结构,包括陶瓷片以及设置在陶瓷片上下两端的电极片,其中,所述电极片中位于陶瓷片头部和尾部的冷端区域处的两侧向内收窄,该电极片的宽度小于所述陶瓷片的宽度;所述陶瓷片在收窄区域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着所述陶瓷片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的,上端的电极片中位于陶瓷片头部和尾部的冷端区域处的两侧均向内收窄,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陶瓷片的上端,该凹槽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陶瓷片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下端的电极片中位于陶瓷片头部和尾部的冷端区域处的两侧均向内收窄,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陶瓷片的下端,该凹槽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陶瓷片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上下两端的电极片中位于陶瓷片头部和尾部的冷端区域处的两侧均向内收窄,所述凹槽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陶瓷片的上下两端;每组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陶瓷片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凹槽为V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5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