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消毒防疫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62148.X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6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左兆陆;窦少校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信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26;A61L2/24;A61L9/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丁孝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长江西路2221号***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消毒 防疫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消毒防疫机器人,包括壳体、蓄电池,以及固定于壳体底部的底座,壳体内部固定有安装柱,安装柱上固定有安装板、挡板,安装板侧壁固定有连接座,连接座上分别铰接有第一转条、第二转条,第一转条、第二转条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之间安装有紫外灯管,还包括用于驱动紫外灯管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固定于第一转条上的挡块,电机的驱动轴伸入壳体内部并在端部固定有转盘,转盘上固定有与挡块配合的推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紫外灯管容易被损坏、没有设置过流保护机构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消毒防疫机器人。
背景技术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式,研究表明,紫外线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细菌、病毒、芽孢等病原体)的辐射损伤和破坏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紫外线对核酸的作用可导致键和链的断裂、股间交联以及形成光化产物等,从而改变DNA的生物活性,使微生物不能自身复制,这种紫外线损伤也是致死性损伤。
然而,紫外灯管较为脆弱,容易被损坏,并且现有的紫外消毒设备上没有设置过流保护机构,当流经紫外灯管的电流过大时,容易导致灯管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消毒防疫机器人,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紫外灯管容易被损坏、没有设置过流保护机构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消毒防疫机器人,包括壳体、蓄电池,以及固定于壳体底部的底座,所述壳体内部固定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固定有安装板、挡板,所述安装板侧壁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分别铰接有第一转条、第二转条,所述第一转条、第二转条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之间安装有紫外灯管;
还包括用于驱动紫外灯管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固定于第一转条上的挡块,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伸入壳体内部并在端部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固定有与挡块配合的推块;
还包括连接于蓄电池、紫外灯管回路中的过流保护机构,所述过流保护机构包括开关保护管V1,以及与开关保护管V1连接的正反馈电路,所述正反馈电路包括比较器A1,所述比较器A1的输出端连接开关保护管V1的栅极,所述开关保护管V1的漏极通过钳位二极管D1连接比较器A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比较器A1的同相输入端接入基准电压Vref。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第一接线柱,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有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接入蓄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二接线柱连接开关保护管V1的漏极。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线柱与开关保护管V1之间连接有手动开关机构,所述手动开关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转条上的第一电触点,以及通过扭簧与安装柱连接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紧贴安装板,所述转动板上设有与第一电触点配合的第二电触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触点通过导线与第二接线柱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触点通过导线连接开关保护管V1的漏极。
优选地,所述开关保护管V1为N沟道mos管。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挡板均沿安装柱圆周表面均匀分布设置。
优选地,位于所述安装板、挡板之间的壳体上设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电机通过连杆与壳体固定,所述电机设于壳体顶部上方。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信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信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21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