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容性耦合结构及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61993.5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7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何进军;韦俊杰;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思睿创瓷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00 | 分类号: | H01P5/00;H01P1/212;H01P1/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401346 重庆市巴***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结构 滤波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组件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容性耦合结构及滤波器,一种容性耦合结构,包括与多个相邻且不连接的谐振器相连的中间部,中间部包括用于连接谐振器的连接块,以及用于隔离谐振器的隔离腔,与同一中间部连接的两谐振器的电场方向不同。一种滤波器,包括多个谐振器,多个谐振器之间至少使用一个上述容性耦合结构,所述容性耦合结构使得其连接的谐振器间产生容性负耦合。采用本方案的容性耦合结构及滤波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深加载的频率调试盲孔实现容性负耦合导致谐振极点产生的技术问题,通过容性耦合结构实现容性负耦合,消除低频率的谐振极点,避免带外抑制幅度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组件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容性耦合结构及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基站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滤波器的综合性能及体积提出新的要求,而介质波导滤波器在综合性能以及体积方面体现出其充分的优势。随着多频系统的发展,对滤波器的频率选择特性和带外抑制特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引入容性耦合是提高滤波器的频率选择特性和带外抑制特性的方法之一。
目前在介质波导滤波器中实现容性负耦合的方式通常是设置深盲孔负耦合结构,通过深盲孔负耦合结构加载耦合频率,从而实现容性负耦合。例如,现有的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其介质本体包括两个谐振器,其介质本体在两谐振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一个容性负耦合孔,且容性负耦合孔的深度至少大于介质本体厚度的二分一。通过对两个谐振器的电场进行压缩,改变其传输路径,且离谐振器底面非常近,从而形成电容效应负耦合。但是上述介质波导滤波器的本质为设置一个深加载的频率调试盲孔,其在介质波导滤波器通带低端位置必然产生谐振极点,在介质波导滤波器零点位置确定的前提下,该谐振极点的位置一般不能随意调整,导致带外抑制幅度过高,难以满足无线通信系统的高抑制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容性耦合结构及滤波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深加载的频率调试盲孔实现容性负耦合导致谐振极点产生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础方案之一是:一种容性耦合结构,包括与多个相邻且不连接的谐振器相连的中间部,中间部包括用于连接谐振器的连接块,以及用于隔离谐振器的隔离腔,与同一中间部连接的两谐振器的电场方向不同。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中间部的设置,实现两谐振器的连接和耦合,构建传输路径。隔离部的设置,把两谐振器的强电磁场分隔开,只保留电磁场弱的部分相互连接;由于中间电磁场强,边沿电磁场弱,这样的一体化结构使得谐振器间的耦合会非常弱,大大降低耦合带宽。两个谐振器通过中间部相连接,与同一中间部连接的两谐振器的电场方向不同,由于电场方向的不同,通过不同谐振模式之间的转换,形成容性交叉耦合,从而改变滤波器传输路径的极性。本方案通过容性耦合结构实现容性负耦合,无需设置深加载的频率调试盲孔,从而避免了因采用深加载的频率调试盲孔实现容性负耦合导致通带低端位置产生谐振极点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连接块包括与谐振器连接的耦合窗口,以及与隔离腔连接的隔离侧,所述隔离侧覆有导电屏蔽层。有益效果:导电屏蔽层的设置,能够屏蔽外界电磁能量的干扰,通过耦合窗口实现谐振器和中间块的耦合,从而消除谐振器之间的串扰,并实现对远端谐波的抑制能力进行改善。
进一步,所述连接块为微波介质材料制成的部件。有益效果:微波介质材料的体积小、微波损耗低、频率温度系数小、介电常数高。
进一步,所述导电屏蔽层为金属导电屏蔽层。有益效果:与常规导电屏蔽层相比,金属导电屏蔽层的电磁屏蔽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础方案之二是:一种滤波器,包括多个谐振器,多个谐振器之间至少使用一个上述容性耦合结构。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了上述容性耦合结构,实现了容性负耦合,无需设置深加载的频率调试盲孔,从而消除了因采用深加载的频率调试盲孔实现容性负耦合产生的低频率谐振极点。同时结构简单,容性耦合结构的设置便于安装和调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思睿创瓷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思睿创瓷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19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