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雷器用串联间隙电极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57564.0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3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万帅;曹伟;谷山强;陈家宏;谭进;李健;周啸宇;刘新;吴敏;杜雪松;刘子皓;王智凯;张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T4/16 | 分类号: | H01T4/16;H01T4/02;H01T1/22;H01T1/24;H02G7/00;H02G1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李满;潘杰 |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雷 器用 串联 间隙 电极 | ||
1.一种避雷器用串联间隙电极,包括导线侧电极(6)、高压侧电极(7)和电极联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侧电极(6)通过电极联板(5)固定连接在线路悬垂联板(4)的电极连接孔上;所述高压侧电极(7)固定连接在避雷器本体(8)下端,高压侧电极(7)与导线侧电极(6)对中设置,且高压侧电极(7)与导线侧电极(6)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用串联间隙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侧电极(6)的中部下边缘具有竖向电极连接杆(6.1),竖向电极连接杆(6.1)的底端具有电极安装板(6.2),电极安装板(6.2)上开设有螺栓圆孔(6.3),所述电极联板(5)的顶部设有与电极安装板(6.2)匹配的联板安装板(5.1),所述联板安装板(5.1)上设有腰型孔(5.2),螺栓圆孔(6.3)与腰型孔(5.2)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用串联间隙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联板(5)的底部与线路悬垂联板(4)的电极连接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用串联间隙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侧电极(7)的顶端中部具有电极连接杆(7.1),电极连接杆(7.1)的顶端通过法兰盘(7.2)固定连接在避雷器本体(8)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雷器用串联间隙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侧电极(6)的竖向中线、高压侧电极(7)的竖向中线与电极联板(5)的轴线同轴,且导线侧电极(6)与高压侧电极(7)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用串联间隙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侧电极(6)与高压侧电极(7)之间的预设间隙范围为2200~24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用串联间隙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侧电极(6)为空心圆形导线侧电极,空心圆形导线侧电极外径范围为1600~1680mm,空心圆形导线侧电极管径范围为270~290mm,空心圆形导线侧电极壁厚范围为10~1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用串联间隙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侧电极(7)为空心圆形高压侧电极,空心圆形高压侧电极外径范围为1100~1200mm,空心圆形高压侧电极管径范围为160~180mm,空心圆形高压侧电极壁厚范围为6~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75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