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件化的复合翼无人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57273.1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3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潘能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翼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27/22 | 分类号: | B64C27/22;B64D27/24;B64C5/00;B64C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工业园区北海大***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复合 无人机 | ||
1.一种组件化的复合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
其组件包括一个机身主体、两个外翼面、两套垂直动力组件以及一套尾翼组件;
所述机身主体呈面对称形状,包括用于容纳无人机电池、挂载、飞行控制系统的舱体,所述舱体的两侧上部向外延伸出具有上凸下平的升力特性的翼面结构构成复合翼无人机的中翼;
所述外翼面,其设有并排的两根碳管作为骨架,两根碳管向外延伸一段,使两个外翼面可分别插接到所述中翼的外侧构成对称的机翼,使复合翼无人机构成上单翼布局;
所述的两套垂直动力组件,其分别包括一根支撑杆,每根支撑杆的两头的端部均固定设置一个垂直动力单元;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沿着所述机身主体的弦长方向,将所述的两套垂直动力组件分别连接安装到所述机身主体的两侧中翼的外端下部,构成四旋翼结构,用以产生复合翼无人机升降推力;
所述尾翼组件,其包括一根尾翼碳管及设置在尾翼碳管后端的尾翼基座;所述尾翼碳管插接到所述机身主体的后端,所述尾翼组件的后部设置平飞动力单元,用以产生复合翼无人机平飞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件化的复合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其中无人机电池、挂载、飞行控制系统在机舱中的位置分布使满足复合翼无人机的整体重心位置位于机翼的升力轴线上;并以该重心位置决定所述垂直动力组件的前后位置,使四旋翼结构的四个所述的垂直动力单元对角连线中心点与该重心位置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件化的复合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动力单元及所述平飞动力单元均由无刷电机和配套的螺旋桨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组件化的复合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共四个所述的垂直动力单元,相邻两个所述垂直动力单元其旋转方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件化的复合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其后端设置一截套管使所述尾翼组件的碳管可以插入连接所述机身主体的后端,并设有锁紧件锁紧,使尾翼不脱离机身主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组件化的复合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的后端的套管的内部以及所述尾翼碳管的前端分别设置匹配的电极接口以连接所述尾翼组件和所述机身主体的接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件化的复合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套垂直动力组件分别连接安装到所述机身主体的两侧中翼的外端下部后,使用螺栓贯穿中翼及所述支撑杆并由螺母锁紧,使所述垂直动力组件不脱离机身主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件化的复合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组件,其还包括两个尾翼翼面,所述的两个尾翼翼面分别连接在所述尾翼基座构成倒V尾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组件化的复合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翼面及所述尾翼翼面,其均为EPO材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件化的复合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采用碳纤维复合材质或玻璃纤维复合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翼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翼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72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置物盒
- 下一篇:一种轨道连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