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轴防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55861.1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8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任国娟;蔡一迪;刘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新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52 | 分类号: | F16J15/52;B62D1/16 |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1 | 代理人: | 杨瑞玲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防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轴防尘装置,其包括防尘主体,所述防尘主体套设于转向轴上且呈上窄下宽的倒锥形状,所述防尘主体顶部与所述转向轴紧密贴合,所述防尘主体底部与前围板密封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易于更换、不易损坏、能够防止灰尘进入驾驶舱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转向系统的转向轴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系统一般采用将转向器布置在发动机舱,转向柱穿过发动机舱与驾驶舱内的方向盘相连接的结构形式。此种方式造成转向轴与前围板之间留有较大缝隙,外部噪音与灰尘、泥水容易进入驾驶舱,使驾驶舒适性降低。现有技术中都是采用上下防护罩结合的方式,但是其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易损坏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易于更换、不易损坏、能够防止灰尘进入驾驶舱的转向轴防尘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向轴防尘装置,其包括防尘主体,所述防尘主体套设于转向轴上且呈上窄下宽的倒锥形状,所述防尘主体的顶部与所述转向轴紧密贴合,所述防尘主体的底部与前围板密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主体的顶部直径小于所述转向轴直径,其顶部具有弹性且绷紧套设于所述转向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环形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前围板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主体设置有可伸缩的褶皱结构,可调节整体长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防尘主体的底部环形凹槽结构倾斜于其主体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主体采用弹性橡胶材料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便于工业制造和大范围推广。
2.易于更换,一体成型设计,直接从转向轴顶部往下套就行,然后底部凹槽卡接密封。
3.防尘装置与前围板密封卡合,防止灰尘、泥水进入驾驶舱。
4.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并且底部采用倾斜角度与前围板相连接,减少材料的伸缩挤压,不易损坏和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向轴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轴防尘装置,其包括防尘主体1,所述防尘主体1套设于转向轴上且呈上窄下宽的倒锥形状。所述防尘主体1的顶部与所述转向轴紧密贴合,所述防尘主体1的底部与前围板密封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尘主体1的的顶部直径小于所述转向轴直径,所述防尘主体1的顶部具有弹性且绷紧套设于所述转向轴上。所述防尘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环形的凹槽结构2,所述凹槽结构2与所述前围板密封卡合。所述防尘主体1上设置有可伸缩的褶皱结构3,可调节整体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尘主体1的底部环形凹槽结构2倾斜于其主体设置,防止其长时间挤压产生磨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尘主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尘主体1采用弹性橡胶材料构成。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新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新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58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