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35915.8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3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霞;张广浩;陈明文;黄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1;H01M10/6556;H01M10/6568;H01M50/258;H01M50/249;H01M50/267;H01M50/264;H01M50/209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车辆 | ||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框架及固定在模组框架内的电芯,所述模组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及管道;
所述框架本体内设置有汇流道及多个分支流道,所述汇流道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底部,所述框架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汇流道连通的冷却液出口,所述分支流道连通于所述管道与汇流道之间,所述框架本体的位于分支流道内侧的壁面与所述电芯的沿框架本体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及电芯的底面导热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底侧与第二侧板的底侧之间的框架底板;所述冷却液出口设置在所述框架底板上并与所述汇流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连通;
多个所述分支流道包括多个第一分支流道及多个第二分支流道,所述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的顶侧,所述第二管道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的顶侧,所述第一分支流道形成在所述第一侧板及框架底板的第一部分上,所述第二分支流道形成在所述第二侧板及框架底板的第二部分上,所述汇流道形成在所述框架底板的连接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上,所述第一分支流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汇流道,所述第二分支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汇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由多个单体电池沿所述框架底板的长度方向堆叠而成,所述框架本体的位于所述第一分支流道内侧及第二分支流道内侧的壁面与所述电芯的沿框架本体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及电芯的底面导热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道沿框架底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汇流道位于框架底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分支流道及第二分支流道的数量与单体电池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一分支流道及第二分支流道垂直于所述汇流道,同一平面内的所述第一分支流道及第二分支流道构成单体电池冷却流道,所述框架本体的位于所述单体电池冷却流道内侧的壁面与所述单体电池的沿框架本体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及单体电池的底面导热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及结构件,所述第一端板连接在所述模组框架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板连接在所述模组框架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
所述结构件连接在所述电芯上,用于多个所述单体电池的固定及相互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包括上结构件及下结构件,所述上结构件连接在所述模组框架的顶部,所述下结构件连接在所述模组框架的底部;
所述上结构件包括多个上隔片,每一所述上隔片插入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的间隙的上部;所述下结构件包括多个下隔片,每一所述下隔片插入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的间隙的下部;
所述上隔片为上宽下窄的楔形隔片,所述下隔片为矩形隔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为翅片结构件,所述翅片结构件包括第一竖向翅片、第二竖向翅片及底部翅片,所述第一竖向翅片固定在第一侧板上并插入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的间隙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二竖向翅片固定在第二侧板上并插入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的间隙的第二侧部,所述底部翅片固定在框架底板上并插入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的间隙的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59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森林消防爬山虎式的火场生命救援车
- 下一篇:一种引流装置以及医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