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级联毫米波雷达、检测系统以及轨道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33478.6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2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郑亚平;刘华伟;刘朝晖;常建和;张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朔铁路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3/931 | 分类号: | G01S13/931;G01S13/58;G01S13/62;G01S7/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玲 |
| 地址: | 719316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级联 毫米波 雷达 检测 系统 以及 轨道 车辆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载级联毫米波雷达、检测系统以及轨道车辆。所述车载级联毫米波雷达,应用于轨道交通,包括用于提供时钟信号的时钟源单元、数据存储器和多个雷达单元。其中,雷达单元包括雷达芯片以及与雷达芯片连接的收发天线组件。各雷达单元的雷达芯片级联,且任一雷达芯片分别连接时钟源单元和数据存储器。上述车载级联毫米波雷达的各雷达芯片是级联的,能够增加收发通道,增强水平和垂直的角度检测分辨率,使天线的方位向分辨率以及俯仰覆盖区域满足轨道交通工况需求,提高轨道交通中的探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级联毫米波雷达、检测系统以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驾驶和安防监测技术的发展,毫米波雷达已在主动感知、环境监控、安全检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认为是对智能驾驶感知技术不可或缺的传感器。但是现有的主要用于公路环境,难以满足轨道交通对高探测精度的应用需要,无法适用于轨道交通中。
即,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技术存在探测精度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车载毫米波雷达探测精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载级联毫米波雷达、检测系统以及轨道车辆。
一种车载级联毫米波雷达,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载级联毫米波雷达包括用于提供时钟信号的时钟源单元、数据存储器和多个雷达单元;
雷达单元包括雷达芯片以及与雷达芯片连接的收发天线组件;
各雷达单元的雷达芯片级联,且任一雷达芯片分别连接时钟源单元和数据存储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雷达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雷达单元和与第二雷达单元;
第一雷达单元包括第一雷达芯片和与第一雷达芯片连接的第一收发天线组件;
第二雷达单元包括第二雷达芯片和与第二雷达芯片连接的第二收发天线组件,第二雷达芯片级联第一雷达芯片、且分别连接时钟源单元和数据存储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收发天线组件和第二收发天线组件形成四发八收天线架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载级联毫米波雷达还包括供电单元,供电单元包括电源保护电路、直流转换电路和LDO稳压电路;
电源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电源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直流转换电路,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LDO稳压电路,LDO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雷达芯片、第二雷达芯片、时钟源单元和数据存储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供电单元还包括射频抗干扰组件,射频抗干扰组件连接在雷达芯片和供电单元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雷达芯片包括射频收发电路和处理器,射频收发电路用于发射和/或接收射频信号,射频收发电路一端连接收发天线组件,射频收发电路另一端连接处理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雷达芯片为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收发天线组件包括微带天线。
一种车载级联毫米波雷达检测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列车数据管理器以及如上述的车载级联毫米波雷达;
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列车数据管理器和车载级联毫米波雷达中任一雷达芯片。
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如上述的车载级联毫米波雷达检测系统。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朔铁路分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朔铁路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34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氯化铪存放桶
- 下一篇:滤光片用超声波清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