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线缆转接形式的倒伏器外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25823.1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1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韩涛;袁辉;方韧;喻新平;吴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电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08 | 分类号: | H01Q1/08;H01Q1/22;H01Q1/32 |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转接 形式 倒伏 外形 结构 | ||
1.一种带线缆转接形式的倒伏器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倒伏器本体外壳组件和底座组件;
所述倒伏器本体外壳组件与底部的所述底座组件固定连接,且所述底座组件与车载顶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底座组件中,底座(10)内分别设有射频线缆组件(11)以及控制线缆组件(12),且所述控制线缆组件(12)的一端的端头与所述倒伏器本体外壳组件连接;
所述倒伏器本体外壳组件包括主机壳体(1)和分设于其两侧的支撑臂(3),且所述支撑臂(3)的一端分别与贯穿所述主机壳体(1)的转动轴两端咬合,其另一端与固定天线的法兰盘(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线缆转接形式的倒伏器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1)的一侧设有油封盖(5),所述油封盖(5)相对的一侧设有小圆盖(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线缆转接形式的倒伏器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1)对应所述支撑臂(3)的两侧边分别设有椭圆盖(9)和圆盖(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线缆转接形式的倒伏器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盖(7)与连接支撑臂的所述转动轴之间通过挡圈(6)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带线缆转接形式的倒伏器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1)包括第一槽体(101)和第二槽体(102),且二者上方设有第一凹槽(1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线缆转接形式的倒伏器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101)与所述控制线缆组件(12)固定,且所述控制线缆组件(12)一端的端头与所述第一槽体(101)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线缆转接形式的倒伏器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体(102)与小圆盖(8)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带线缆转接形式的倒伏器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1)还包括通孔(105),所述通孔(105)下方设有若干第二凹槽(1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线缆转接形式的倒伏器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5)与圆盖(7)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线缆转接形式的倒伏器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盖(5)包括底盖(501)、上盖(502)以及凸台(503),所述凸台(503)上设有防水盖(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电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中电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258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通道输出数字混音放大器
- 下一篇:一种工程造价用新型图纸测量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