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预封闭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22660.1 | 申请日: | 202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3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奎;孙广宏;鲁丙奎;廖红玉;余珊;黄达锴;郝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6;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白晓晰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室 顶板 后浇带预 封闭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预封闭装置及系统,装置包括:本体、第一锁合机构、第二锁合机构和缓冲机构;本体盖设于后浇带且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顶板相连接;第一锁合机构和第二锁合机构分别设置于本体相对的两侧;缓冲机构设置于本体的底部且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顶板相接触,以在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顶板发生沉降时对本体和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顶板均进行缓冲。本实用新型中,本体对后浇带进行封闭,有效地阻挡雨水等的渗漏,并保证地下室顶板防水等工序的连续施工,本体为多个时可通过相邻两个本体的第一锁合机构和第二锁合机构相锁合来实现各本体之间的稳定连接,缓冲机构使得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顶板的沉降变形和本体互相不受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预封闭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房屋建筑地下结构的面积不断加大,深度不断加深,采用后浇带设计成为了一种常规的设计手段。一般而言,沉降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必须在主体结构完成且沉降稳定之后方可进行,这样一来,地下室顶板的防水不能连续施工,并且,地下室顶板未完全封闭,雨水可通过后浇带渗漏,进而腐蚀钢筋,影响工程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预封闭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沉降后浇带处易导致出现渗漏且地下室顶板的防水无法连续施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预封闭装置系统。
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预封闭装置,该装置包括:本体、第一锁合机构、第二锁合机构和缓冲机构;其中,本体用于盖设于后浇带且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顶板相连接;第一锁合机构和第二锁合机构分别设置于本体相对的两侧;缓冲机构设置于本体的底部且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顶板相接触,用于在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顶板发生沉降时对本体和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顶板均进行缓冲。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预封闭装置中,缓冲机构包括:两个具有预设弹性的缓冲件;其中,本体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向顶部处凹陷的凹槽,两个凹槽分别对应于后浇带的两侧;两个缓冲件一一对应地嵌设于两个凹槽内,并且,每个缓冲件均与对应侧的地下室顶板相接触。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预封闭装置中,第一锁合机构为本体的其中一个侧壁开设的向内凹陷的锁合槽;第二锁合机构为本体的另一个侧壁向外凸设的凸起部,凸起部与锁合槽相匹配。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预封闭装置中,本体的底部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顶板的接触处均设置有止水机构。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预封闭装置中,本体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容置槽,两个容置槽分别对应于后浇带的两侧;每个止水机构均为止水条,两个止水条与两个容置槽一一对应,每个止水条均嵌设于对应的容置槽内且与对应侧的地下室顶板相接触。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预封闭装置还包括:套管;其中,套管贯穿本体,并且,套管的第一端与后浇带相连通,套管的第二端置于本体的外部。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预封闭装置还包括:连接管;其中,连接管与套管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并且,连接管的内部与套管的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预封闭装置中,本体的顶部嵌设有至少两个吊环,每个吊环的顶部均低于本体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中,本体盖设于后浇带,能够对后浇带进行遮盖,并且,本体与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顶板相连接,使得本体能稳定地封闭后浇带,有效地阻挡雨水等从后浇带处渗漏,避免钢筋的腐蚀,提高了工程质量,并能保证地下室顶板防水等工序的连续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沉降后浇带处易导致出现渗漏且地下室顶板的防水无法连续施工的问题,本体为多个时,可以通过相邻两个本体的第一锁合机构和第二锁合机构相锁合来实现本体之间的稳定连接,以及,在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顶板发生沉降时,缓冲机构使得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顶板的沉降变形和本体互相不受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22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饮用的药品瓶
- 下一篇:一种牛羊手术用四肢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