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模拟验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11010.7 | 申请日: | 202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4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高仕斌;于龙;占栋;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18/00 | 分类号: | G01D18/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康拯通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铁路 接触 动态 检测 系统 模拟 验证 装置 | ||
1.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模拟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柜和刚性隔振平台(1),以及设置在所述刚性隔振平台(1)上表面的六自由度摇摆台(6),六自由度摇摆台(6)上设置有用于模拟车体安装待验证车顶检测设备和车底补偿设备的安装工装(7);所述刚性隔振平台(1)上表面、六自由度摇摆台(6)的两侧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轨道滑台(2)的安装座Ⅰ(3),和用于安装接触轨滑台(4)的安装座Ⅱ(5);所述刚性隔振平台(1)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接触网滑台(8)的支架(9),所述接触网滑台(8)通过支架(9)安装在所述六自由度摇摆台(6)上方;所述六自由度摇摆台(6)、安装工装(7)、轨道滑台(2)、接触轨滑台(4)和接触网滑台(8)与所述控制柜控制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模拟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隔振平台(1)通过底部若干高度可调的支脚设置在水平地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模拟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隔振平台(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六自由度摇摆台(6)安装座Ⅰ(3)、安装座Ⅱ(5)和支架(9)的安装螺纹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模拟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自由度摇摆台(6)包括在上平台(6.1)和下平台(6.3)之间、通过二维转动铰链连接方式与上平台(6.1)和下平台(6.3)连接设置的六只采用伺服电机驱动的电动缸(6.2),所述电动缸(6.2)的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柜控制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模拟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9)包括两侧立柱和立柱顶端的横梁,支架(9)通过两侧两侧立柱跨设在所述六自由度摇摆台(6),所述接触网滑台(8)设置在横梁,接触网标准件(9.1)在所述接触网滑台(8)上水平且朝向模拟车体运行方向设置,且接触网标准件(9.1)在所述接触网滑台(8)的带动下左右水平位置和上下高度位置可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模拟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网滑台(8)包括底部横向滑轨(9.2)和横向滑动可调设置在所述横向滑轨(9.2)中的竖直滑轨(9.3),所述竖直滑轨(9.3)中纵向滑动设置有用于安装接触网标准件(9.1)的安装滑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模拟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Ⅰ(3)包括在所述刚性隔振平台(1)上以所述六自由度摇摆台(6)为中心对称设置的左右两个座体,且左右两个座体的间距对应列车行驶轨道的轨距。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模拟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Ⅱ(5)在所述刚性隔振平台(1)上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六自由度摇摆台(6)中心点位置间距对应列车轨道中接触轨与轨道中心线的间距。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模拟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滑台(2)和接触轨滑台(4)均包括底部横向滑轨(9.2)和横向滑动可调设置在所述横向滑轨(9.2)中的竖直滑轨(9.3),所述竖直滑轨(9.3)中纵向滑动设置有用于安装轨道标准件(3.1)或接触轨标准件(5.1)的安装滑座,所述轨道标准件(3.1)和接触轨标准件(5.1)均水平安装且朝向模拟车体运行方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模拟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网滑台(8)、轨道滑台(2)和接触轨滑台(4)都是由与所述控制柜控制相连的伺服电机驱动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110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