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驾驶区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9033.0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6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强;王秋林;程森锋;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12 | 分类号: | B60R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驾驶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客车驾驶区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驾驶区防护装置中的围栏门直接与后围铰接,省去了侧围的结构,减少了侧围边框,使驾驶员的侧方视野更加开阔,且结构简单,围栏门尺寸大,也便于驾驶员进出;围栏门的下边沿高于变速杆设置,在防护装置不占用车内通道空间的前提下,围栏门不会影响驾驶员操控变速杆;支架上设有锁定连接围栏门的锁定件,在驾驶员驾驶时,可以将围栏门与支架连接,进一步地提高了驾驶员驾驶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车驾驶区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客车驾驶员正确处置运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特别是明确紧急情况时立即停车、及时报警等操作规程,对发现影响运行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报警等,即使如此仍旧难以避免乘客干扰司机驾驶车辆,从而引发的重大交通事故。因此现在所有城市客车驾驶区域积极推进安装安全防护隔离设施,以保障驾驶员以及方向盘、制动系统等不受外界干扰。
为了使驾驶员免受乘员干扰,客车驾驶区防护装置成为趋势,现有技术中防护装置包括后围、侧围、围栏门,对于驾驶区右侧带有变速杆的客车,变速杆的操作空间及驾驶员手臂活动空间使得侧围防护难以布置,侧围和围栏门只能远离司机从而占用车内通道空间,此外侧围边框立柱和围栏门边框立柱处于司机头部前侧方,会遮挡司机的侧向视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驾驶区防护装置,在不占用车内通道空间的前提下,不会影响驾驶员操控变速杆,且使驾驶员的侧方视野更加开阔。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客车驾驶区防护装置,包括:
后围,位于驾驶区后方;
围栏门,位于所述驾驶区侧方,所述围栏门的一端与所述后围铰接,且所述围栏门的下边沿高于所述驾驶区内变速杆设置;
支架,位于所述驾驶区侧方,所述支架与所述后围间隔设置,所述支架上设有锁定件,所述围栏门的另一端能与所述锁定件锁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后围包括后围框架,所述后围框架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侧梁、底梁、第二侧梁和顶梁,所述第二侧梁为L形梁,所述第二侧梁的一端与所述底梁和所述顶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围栏门铰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梁与所述围栏门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与所述围栏门连接,所述连接梁上连接有用于与车顶连接的顶部支架。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梁沿车体长度方向的尺寸小于150mm。
优选地,所述围栏门包括第一门框架和安装于所述第一门框架上的第一门体,所述第一门框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门侧梁、第一门顶梁、第二门侧梁和第一门底梁,所述第一门侧梁与所述后围铰接,所述第一门底梁长于所述第一门顶梁设置且向车体头部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门底梁的下侧设有第二门框架,所述第二门框架上安装有第二门体,所述第二门框架包括第三门侧梁和第二门底梁,所述第三门侧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门底梁靠近所述车体头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门侧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门底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门底梁的另一端向上弯曲与所述第一门底梁连接,所述第三门侧梁上安装有与所述锁定件连接的门锁。
优选地,所述第二门底梁与所述第一门底梁的间距大于150mm,所述第二门底梁与所述第一门底梁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门侧梁的间距大于23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门侧梁与第二门侧梁之间的间距大于40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门底梁上设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围栏门的下边沿与车辆的地板的距离大于600mm且小于800mm,所述围栏门的上边沿与车辆的地板的距离大于16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9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窗口片侧边平行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分光光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