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DHT变速箱电机拆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3304.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03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林;吴春耘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泰车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H02K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地址: | 215028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ht 变速箱 电机 拆装 装置 | ||
1.DHT变速箱电机拆装装置,用于对DHT变速箱的P1电机总成(31)和P3电机总成(32)进行装配或拆卸;
所述P1电机总成(31)包括固定在变速箱箱体(200)第一腔室(21)内的P1电机定子(211),以及待安装的相互固定的P1电机轴(3101)和P1电机转子(312);
所述P3电机总成(32)包括固定在变速箱箱体(200)第二腔室(22)内的P3电机定子(221)和P3电机轴(222),以及待安装的相互固定的转子轴套(3201)和P3电机转子(32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装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变速箱箱体(200)的支撑架(100)以及用于固定待安装零件的定心导向组件(300);所述定心导向组件(300)位于所述变速箱箱体(200)上方并通过一组支杆(203)与所述变速箱箱体(200)定位;
所述支撑架(100)包括支座(11)以及垂直于所述支座(11)设置的顶杆(311),所述顶杆(311)可相对所述支座(11)上下移动;
所述定心导向组件(300)包括支撑主板(30),以及贯穿所述支撑主板(30)且相互平行设置的P1导杆(310)和P3导杆(320);
所述P1导杆(310)、所述P1电机轴(3101)和所述顶杆(311)三者共轴设置且可同时相对所述变速箱箱体(200)螺旋移动,其中所述P1导杆(310)与所述P1电机轴(3101)的顶端通过一定心组件连接,所述顶杆(311)与所述P1电机轴(3101)的底端通过一支撑定心组件连接;所述P3导杆(320)与所述转子轴套(3201)之间通过一固定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HT变速箱电机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座(11)上方的支板(12);所述支板(1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座(121)和可调节的第二安装座(122);所述第一安装座(121)内螺纹连接有所述顶杆(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HT变速箱电机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122)包括插接于所述支板(12)上的螺杆(61)以及与所述螺杆(61)匹配且可相对其轴向移动的紧固螺母(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DHT变速箱电机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板(30)上固定设置有一支撑支板(313),所述P1导杆(310)插接在所述支撑支板(313)内,且与所述支撑支板(313)的内壁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DHT变速箱电机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心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P1导杆(310)底部的圆环(43),所述P1电机总成(31)还包括与所述P1电机轴(3101)的内壁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栓(41),套设在所述P1电机轴(3101)外的轴承(42),所述第一螺栓(41)呈T型状,其大圆周端与所述轴承(42)中的内圈上表面抵接,所述圆环(43)套接于所述轴承(42)中的外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DHT变速箱电机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定心组件包括与所述顶杆(311)螺纹配合的第一导向套(314),所述第一导向套(314)固定在所述支板(12)的下表面,以及对所述顶杆(311)进行定心限位的定位圈(315),所述定位圈(315)上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21)的内壁上;所述P1电机轴(3101)和所述顶杆(311)均可沿所述定位圈(315)的内壁螺旋移动,且所述P1电机轴(3101)的最小直径与所述定位圈(315)的内径相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DHT变速箱电机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311)的顶端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同心设置的第一阶层(3110)、第二阶层(3111)和第三阶层(3112),且三者直径依次递增;所述第一阶层(3110)插接于所述P1电机轴(3101)的下底面;所述定位圈(315)套设于顶升状态下的所述第二阶层(3111)外侧,且所述定位圈(315)的内径与所述第二阶层(3111)的直径相当;所述第三阶层(3112)的外径大于所述顶杆(311)的外径,且在下降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导向套(314)的内壁相互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泰车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吉泰车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33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难度绣花座椅加工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充气式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