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子外壳组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78420.6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5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胡余良;李学军;肖冬明;蒋玲莉;尹硕辉;黄允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为艾斯机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G01B1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晏波 |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外壳 组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端子外壳组装装置,其中,所述端子外壳组装装置包括底座、检测机构及组装机构;底座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且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相邻设置;第一导轨用于传送上壳,第二导轨用于传送下壳;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设于底座的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且第一检测组件与第一导轨相邻设置,用于检测第一导轨上上壳的孔位,第二检测组件与第二导轨相邻设置,用于检测第二导轨上下壳的孔位;组装机构设于所述底座,并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邻设置;组装机构与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间隔设置;组装机构用于调节下壳的位置,并将上壳与下壳组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让上壳和下壳的孔位正确对准,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子外壳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快装插座的插孔存在尺寸差异,在装配快装插座的上壳和下壳时,容易出现上壳和下壳的孔位不对应情况,使得上壳和下壳盖合后造成多余耗材,导致装配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子外壳组装装置,旨在实现上壳和下壳的孔位正确对准,提高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端子外壳组装装置,用于组装端子外壳,所述端子外壳组装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且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导轨用于传送上壳,所述第二导轨用于传送下壳;
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且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与所述第一导轨相邻设置,用于检测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上壳的孔位,所述第二检测组件与所述第二导轨相邻设置,用于检测位于所述第二导轨的下壳的孔位;及
组装机构,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相邻设置;所述组装机构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二检测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组装机构用于调节下壳的位置,并将上壳与下壳组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
第一支架,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第一导轨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间隔设置;和
摄像头,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且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第一导轨正对设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导轨的上壳的孔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外壳组装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导轨相邻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二导轨的上方;
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
第一升降气缸,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和
插片,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伸缩杆连接;
所述第一升降气缸驱动所述插片可活动地插设于下壳的孔位,以确定所述下壳的孔位是否在预设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组装机构包括:
组装支架,设于所述底座,并位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
第一组装组件,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并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组装组件用于从所述第一导轨带动上壳至所述组装支架;及
第二组装组件,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并位于所述第一组装组件和所述第一升降气缸之间;所述第二组装组件用于从所述第二导轨带动下壳至所述组装支架,并调整下壳在所述组装支架上的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外壳组装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一手指气缸,并与所述第一导轨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手指气缸与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二检测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手指气缸用于夹紧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上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为艾斯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德为艾斯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8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