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拟高原环境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63886.9 | 申请日: | 202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8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昱锦;王延昭;阳焱屏;于士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33/40 | 分类号: | F02B33/40;F02M35/10;F01M13/00;F01N3/04;F01N13/00;F02D9/08;F02D9/02;F02D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高原 环境 发动机 排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高原环境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包括进气管、排气管、进气装置、排气装置、曲轴箱压力控制装置及控制装置,进气管连接在发动机的进气端,排气管连接在发动机的出气端,发动机的进气端通过进气管连接进气装置,发动机的出气端通过排气管连接排气装置,曲轴箱压力控制装置包括曲轴箱、在曲轴箱与进气装置之间依次连通的通风管和第一通风支管、及设置在第一通风支管上的曲轴箱压力调节阀,控制装置分别与进气装置、排气装置及曲轴箱压力控制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拟高原环境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通过控制发动机进气、排气及曲轴箱压力,能够实现对发动机高原环境运行的精确模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拟高原环境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使用环境复杂,不同应用环境会对汽车发动机输出表现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影响发动机性能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发动机在不同海拔高度实际运行表现对车辆驾驶情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空气变得稀薄,进入缸内参与燃烧的氧气情况也会随之变化,从而影响到发动机的功率及扭矩输出。为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动机输出表现,需要在发动机标定过程中考虑不同海拔高度带来的影响。
现有的解决方法有以下两种:
1、建设移动集装箱式发动机台架,使用卡车将集装箱拉至高海拔地区开展试验,但此方法准备周期长,建设及使用成本较高,试验条件控制精度较低,且很难保证试验的安全运行;
2、专门建造密封式高原环境仓,但建设及运行成本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高原环境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能够实现对发动机高原环境运行的精确模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高原环境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包括进气管、排气管、进气装置、排气装置、曲轴箱压力控制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进气管连接在发动机的进气端,所述排气管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的出气端,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端通过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进气装置,所述发动机的出气端通过所述排气管连接所述排气装置,所述曲轴箱压力控制装置包括曲轴箱、在所述曲轴箱与所述进气装置之间依次连通的通风管和第一通风支管、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风支管上的曲轴箱压力调节阀,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进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及所述曲轴箱压力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曲轴箱压力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通风支管,所述第二通风支管连通所述曲轴箱和所述排气装置,所述第二通风支管上设有压力平衡阀,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压力平衡阀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装置包括与大气连通的进气主管,所述进气主管上设有进气稳压腔,所述进气管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稳压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主管上还设有进气压力调节阀,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进气压力调节阀电连接,所述进气压力调节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大气连通,所述进气压力调节阀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稳压腔的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主管上还设有进气风机,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进气风机电连接,所述进气压力调节阀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风机的出气口连通,由所述进气风机与所述进气压力调节阀配合将气体送入所述进气主管。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装置包括与外部排气系统连通的排气主管,所述排气主管上设有排气稳压腔,所述排气管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出气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稳压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主管上还设有排气压力调节阀,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排气压力调节阀电连接,所述排气压力调节阀的进气口与所述排气稳压腔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排气压力调节阀的出气口与所述外部排气系统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主管上还设有排气风机,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排气风机电连接,所述排气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压力调节阀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排气风机的出气口与外部排气系统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38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补墨的墨盒
- 下一篇:一种可靠型消防栓自动排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