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道岔减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61632.3 | 申请日: | 202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3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邹元享;王惠强;田志刚;刘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圣丰减震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E01B7/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轨道 交通线路 道岔 减振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震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道岔减振器,包括承轨板、弹性体、底座板及调距盖板;所述承轨板的外侧设置椭圆状的外倒锥体曲面,底座板设有与承轨板的外倒锥体曲面相对应的内锥体曲面,所述承轨板的外倒锥体曲面与底座板的内锥体曲面通过弹性体硫化连接;底座板的四角分别设置腰型通孔,腰型通孔顶面周围设置第一锯齿凸台,调距盖板设有贯通孔,调距盖板底面设置第二锯齿凸台,第一锯齿凸台与第二锯齿凸台错位卡合连接。该减振器能同时为轨道提供三维弹性,并具备反向拉伸载荷承受能力,且拥有良好的轨距保持及调整能力,对车辆过轨的平顺性、扣件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及轨道的减振降噪性能具有显著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震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道岔减振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轨道交通在运行过程中,轮轨相互作用会形成较大的振动及噪声,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如何减振降噪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道岔作为轨道变换方向的必要连接设备,同时也是线路的薄弱环节,对道岔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小振动和降低噪声,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针对道岔区扣件主要采取中等减振措施,所应用的产品主要为分开/分离式结构,即在固定钢轨的上铁板与连接轨枕的下铁板中间放置一块弹性胶垫,上铁板、弹性胶垫和下铁板三者通过螺栓串连或其他卡扣方式连接,利用中间弹性胶垫的刚度来实现轨道的减振需求,此种方式虽能够实现轨道扣件垂直方向的弹性变化,但在横向及纵向却几乎无法提供弹性,对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横向和纵向冲击无法做到有效隔离,其综合减振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开组装式的部件容易出现间隙和磨损,产品的抗疲劳性能低,极大增加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作及运营成本。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在地质环境、建设周期及运营时间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下,道床基础沉降现象越来越普遍。分开/分离式产品因其结构的局限性,在发生基础沉降时,容易出现刚度失效和吊空现象,这样不仅完全丧失了轨道的减振降噪功能,而且还增加了车辆运行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道岔减振器,该减振器能同时为轨道提供三维弹性,并具备反向拉伸载荷承受能力,且拥有良好的轨距保持及调整能力,对车辆过轨的平顺性、扣件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及轨道的减振降噪性能具有显著提升。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道岔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轨板、弹性体、底座板及调距盖板;
所述承轨板的外侧设置椭圆状的外倒锥体曲面,底座板设有与承轨板的外倒锥体曲面相对应的内锥体曲面,所述承轨板的外倒锥体曲面与底座板的内锥体曲面通过弹性体硫化连接;
底座板的四角分别设置腰型通孔,腰型通孔顶面周围设置第一锯齿凸台,调距盖板设有贯通孔,调距盖板底面设置第二锯齿凸台,第一锯齿凸台与第二锯齿凸台错位卡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体一侧与承轨板的外倒锥体曲面连接并包住承轨板顶面边缘和底面边缘;所述弹性体另一侧与底座板的内锥体曲面连接并包住底座板顶面边缘和底面边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体在承轨板和底座板之间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体与承轨板、底座板通过胶粘剂在高温、高压下硫化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板四角的腰型通孔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贯通孔的孔径与腰型通孔的孔径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轨板上平面设置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轨板上平面设置若干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底面中心设置泄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圣丰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圣丰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1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