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散热的轮胎钢圈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2125.3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5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亮;马广群;赵江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华鼎车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B60B19/1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胡荣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散热 轮胎 钢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轮胎钢圈,包括钢圈本体,钢圈本体还包括有辐条,五个辐条以钢圈本体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钢圈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热层,钢圈本体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功能槽,多个功能槽在钢圈本体的内壁均匀分布。该便于散热的轮胎钢圈,置吸热层和相变储能层,在使用时,通过吸热层和导热杆对轮胎产生的热量进行吸热传递到相变储能层内部进行热量储能,在相变储能层吸热饱和后,通过导热加强环和散热管对多余的热量进行散热,同时,导热加强环表面的散热片和辐条表面的扇叶配合,进一步对钢圈本体进行散热冷却,从而达到了更好的对轮胎和钢圈本体进行散热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轮胎钢圈,尤其涉及轮胎钢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多数车辆所使用的钢圈为钢材压制及焊接而成,目前的钢圈外环制造的很精确,以装配无内胎的轮胎。在轮胎钢圈工作时,由于轮胎与地面接触摩擦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当这些热量不能被有效散发时,会造成轮胎爆炸,刹车效果不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一种便于散热的轮胎钢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轮胎钢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散热的轮胎钢圈,包括钢圈本体,所述钢圈本体还包括有辐条,五个所述辐条以钢圈本体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钢圈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热层,所述钢圈本体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功能槽,多个所述功能槽在钢圈本体的内壁均匀分布,所述功能槽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储能槽,所述功能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加强环,所述储能槽的内壁与导热加强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变储能层,所述钢圈本体的表面固定开设有通孔,多个所述通孔以钢圈本体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优选地,所述吸热层的内部设置有铝阳极氧化涂层,所述相变储能层的内部设置有相变储能材料。
优选地,所述吸热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杆,多个所述导热杆在吸热层的表面均匀分布,所述导热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相变储能层的表面,所述导热杆的一端与相变储能层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一端贯穿相变储能层和导热加强环并延伸至钢圈本体的另一端表面,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管。
优选地,所述导热加强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以钢圈本体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优选地,所述辐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的表面呈梯形状。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该便于散热的轮胎钢圈,设置吸热层和相变储能层,在使用时,通过吸热层和导热杆对轮胎产生的热量进行吸热传递到相变储能层内部进行热量储能,在相变储能层吸热饱和后,通过导热加强环和散热管对多余的热量进行散热,同时,导热加强环表面的散热片和辐条表面的扇叶配合,进一步对钢圈本体进行散热冷却,从而达到了更好的对轮胎和钢圈本体进行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圈本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如图:1、钢圈本体;101、辐条;2、吸热层;3、功能槽;4、储能槽;5、导热加强环;6、相变储能层;7、通孔;8、导热杆;9、散热管;10、散热片;11、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华鼎车轮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华鼎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2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胎钢圈辅助安装夹具
- 下一篇:一种钢圈钻孔加工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