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汽车座椅进行人体载荷加载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20590.9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2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宋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郭佳宁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进行 人体 载荷 加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汽车座椅进行人体载荷加载的装置;其中上部结构可调节的连接在下部结构上,固定螺柱一和固定螺柱二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在上部结构内侧,固定螺柱一和固定螺柱二上分别固定有质量盘一和质量盘二;下部结构上固定有固定螺柱三,固定螺柱三上固定有质量盘三;固定结构包括横向调节导轨、纵向调节导轨和后部连接杆,其中下部结构的外侧固定有横向调节导轨,纵向调节导轨连接在横向调节导轨下方,后部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纵向调节导轨上;对汽车座椅总成进行模拟人体载荷加载,以实现对汽车座椅总成的相关试验及评价工作,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较低,并且便于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汽车座椅进行人体载荷加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汽车座椅相关试验过程中,需要模拟人体载荷分布情况对座椅进行加载,用以实现真实载荷工况下的座椅总成的工作状态。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座椅载荷加载的装置,只有一些进行座椅表面变形和刚度测量的装置,其体积较大,无法实现座椅台架试验中对座椅单独进行加载的目的。例如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加载试验机,通过动态加力装置实现在座椅表面进行垂向的载荷加载,但装置为独立设备,不能与其他设备进行一同使用,使用场景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汽车座椅进行人体载荷加载的装置,对汽车座椅总成进行模拟人体载荷加载,以实现对汽车座椅总成的相关试验及评价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较低,并且便于维修,可以广泛应用于整车座椅加载、座椅台架加载等使用场景。
一种对汽车座椅进行人体载荷加载的装置,包括:上部结构1、下部结构2、质量盘和固定结构,其中上部结构1可调节的连接在下部结构2上,固定螺柱一32和固定螺柱二33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在上部结构1内侧,固定螺柱一32和固定螺柱二33上分别固定有质量盘一11和质量盘二12;下部结构2上固定有固定螺柱三34,固定螺柱三34上固定有质量盘三13;固定结构包括横向调节导轨21、纵向调节导轨22和后部连接杆23,其中下部结构2的外侧固定有横向调节导轨21,纵向调节导轨22连接在横向调节导轨21下方,后部连接杆23固定连接在纵向调节导轨22上。
所述的上部结构1下方设有凸台一14,凸台一14上设有螺栓孔。
所述的下部结构2上方设有凸台二26,凸台二26上设有螺栓孔。
所述上部结构1与下部结构2连接之前,先调节上部结构1与下部结构2之间的角度,然后将上部结构1下方凸台一14上的螺栓孔与下部结构2上方凸台二26上的螺栓孔对齐,再将螺栓31依次拧入凸台一14上的螺栓孔与凸台二26上的螺栓孔将上部结构1与下部结构2紧固。
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两个横向调节导轨21、两个纵向调节导轨22和一个后部连接杆23,其中下部结构2的两端外侧分别固定有一个横向调节导轨21,每个横向调节导轨21上均连接有一个纵向调节导轨22,后部连接杆23固定连接在两个纵向调节导轨22之间。
所述的纵向调节导轨22位于相应的横向调节导轨21下方,螺钉24依次穿过纵向调节导轨22的轨道和横向调节导轨21的轨道后通过螺母25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不同大小、高度的座椅进行加载试验,并且可以满足根据试验要求进行靠背和底座的不同载荷分布,以实现模拟人体后背、腰、臀的载荷加载情况;在后部有可调节的固定装置,用以满足装置在座椅振动台架上不易晃动或掉落,保证试验过程中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0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用带式输送机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减速顶用数字高度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