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轨道车辆低温辐射电采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7442.3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40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黄一洲;杜礼明;谢涵章;施天佑;郑敏茜;袁咏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0;F24D19/10;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徐华燊;李洪福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轨道 车辆 低温 辐射 采暖 装置 | ||
1.一种城市轨道车辆低温辐射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置于车辆座椅下方,在车厢内对称分布,包括:发热机构、散热机构和智能温控机构;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外壳和散热孔,所述外壳为由主板(8)、顶板(9)、侧板(10)和背板(7)组成的箱体结构,所述散热孔包括散热孔Ⅰ(1)和散热孔Ⅱ(2);所述散热孔Ⅰ(1)呈腰形,设有一排,置于所述顶板(9)上,呈一排间隔分布;所述散热孔Ⅱ(2)呈腰形,设有一排,置于所述侧板(10)上,呈一排间隔分布;所述散热孔Ⅰ(1)所在面和所述散热孔Ⅱ(2)所在面垂直,形成对流散热;
所述主板(8)的外表面设有一排间隔分布的凸起结构(3),用来增大辐射换热面积,所述凸起结构(3)呈细长条状,在所述凸起结构(3)的表面装有散热片,用以强化辐射换热;
所述主板(8)的内表面设有卡槽(4),用来固定碳纤维发热线;
所述发热机构包括碳纤维发热线和隔热层(6),所述碳纤维发热线以缠绕的方式置于所述卡槽(4)中,所述碳纤维发热线的两端分别与电导线的零线和火线电连接;所述隔热层(6)设置在所述背板(7)的内侧面上,所述外壳将碳纤维发热线和所述隔热层(6)封装在内部;所述背板(7)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各设有3个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内均配合连接有螺栓,用于安装固定整个电采暖装置;
所述温控机构包括温控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控器与所述碳纤维发热线电连接,用来控制所述碳纤维发热线的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周围环境的温度,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温控器,实现所述电采暖装置的开启和关闭,使车厢内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乘客乘车的舒适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车辆低温辐射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Ⅰ(1)和所述散热孔Ⅱ(2)的尺寸相等,长度为20mm,宽度J2为6mm;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孔Ⅰ(1)的间距J1为6mm;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孔Ⅱ(2)的间距J3为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车辆低温辐射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片的间距A7为12mm,所述散热片的宽度A8为4mm,高度A6为4mm,有效增大散热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车辆低温辐射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卡槽(4)的间距A4为13mm,所述卡槽(4)的宽度A3为2.5mm,厚度A1为0.5mm,高度A5为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车辆低温辐射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8)的长度L0为1152mm,宽度H2为240mm,厚度A9为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车辆低温辐射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9)的长度L1为1152mm,宽度B2为50mm,厚度为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车辆低温辐射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0)的长度L2为236mm,宽度H1为50mm,厚度为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车辆低温辐射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7)的长度L0为1152mm,宽度H3为280mm,厚度为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车辆低温辐射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5)的直径为12mm;与所述安装孔(5)配合连接的所述螺栓的直径为M10;相邻两个所述安装孔(5)间的距离D2为38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74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可视结构的编织袋
- 下一篇: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用炒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