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和含水层储能耦合热量平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7134.0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3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鑫南;程鹏;陈北领;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能建地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含水层 耦合 热量 平衡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太阳能和含水层储能耦合热量平衡系统,包括空调主体、热泵机组、冷井、热井、板式换热器、蓄热箱、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蓄热箱上,还包括用于连接冷井的第一管组以及用于连接热井的第二管组,所述第一管组包括第一连接管a、第二连接管a、第三连接管a、第四连接管a、第五连接管a、第六连接管a,所述第一连接管a连接在空调主体与热泵机组之间,太阳能储热和含水层储能耦合系统将太阳能光热技术、浅层地温能含水层储能技术和土壤含水层储热技术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能很好的达到土壤的冷热平衡从而保证了含水层储能系统的稳定与安全,也为太阳能采暖提供了有效的热能储存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量平衡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太阳能和含水层储能耦合热量平衡系统。
背景技术
浅表地温能是指地下15-200米的岩土空间构成10-18℃的恒温带,加上岩土的热容性和导热率,成为理想的冷热能量储存空间。含水层储能系统利用热泵把热能或冷能从地下空间传送到建筑室内空间,冬季从土壤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向土壤排热,为建筑物制冷,从而解决建筑制冷、供热的需求。但是在北方热量需求大的地区,单一的含水层储能系统长期运行会导致土壤冷热不平衡,从而降低了含水层储能系统运行的效率,甚至导致含水层储能空调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后果。太阳能是如今人们发现的最好掌控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将太阳能充分利用是如今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重要途经。
由于太阳能光热的利用局限于日光辐射,晚间利用太阳能热水需要储水设备储存白天太阳能产生的热水,特别是用太阳能热水采暖需要大量的储存空间,从而限制了太阳能光热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国家“十三五”太阳能热利用发展规划中把太阳能采暖、制冷列为主要发展方向,解决太阳能采暖中太阳能热水储存空间问题是加速太阳能光热利用的重要课题。
现状在中国北方地区含水层储能系统冬季供暖从地下土壤中提取的热量大于夏季制冷输入到地下的热量,多年运行就导致土壤含水层温度下降,地下冷热不平衡,从而使含水层储能系统不能按原设计参数运行,运行效率下降,严重失衡甚至会导致整个空调系统不能运行的后果,为此我们提出了太阳能和含水层储能耦合热量平衡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太阳能和含水层储能耦合热量平衡系统,解决了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太阳能和含水层储能耦合热量平衡系统,包括空调主体、热泵机组、冷井、热井、板式换热器、蓄热箱、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蓄热箱上,还包括用于连接冷井的第一管组以及用于连接热井的第二管组;
所述第一管组包括第一连接管a、第二连接管a、第三连接管a、第四连接管a、第五连接管a、第六连接管a,所述第一连接管a连接在空调主体与热泵机组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管a连接在板式换热器与蓄热箱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管a连接在热泵机组的连接端,所述第四连接管a连接在冷井与第二连接管a之间,且所述第三连接管a远离热泵机组的一端连接在第四连接管a上,所述第六连接管a连接在板式换热器与第一连接管a之间,所述第五连接管a连接在第三连接管a与第六连接管a之间;
所述第二管组包括第一连接管b、第二连接管b、第三连接管b、第四连接管b、第五连接管b、第六连接管b,所述第一连接管b连接在空调主体与热泵机组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管b连接在板式换热器与蓄热箱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管b连接在热泵机组的连接端,所述第四连接管b连接在冷井与第二连接管b之间,且第三连接管b远离热泵机组的一端连接在第四连接管b上,所述第六连接管b连接在板式换热器与第一连接管b之间,所述第五连接管b连接在第三连接管b与第六连接管b之间;
所述蓄热箱上连接有输出管,各所述连接管以及输出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热泵机组、冷井、热井、板式换热器上均连接有用于连接连接管的连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能建地热有限公司,未经中能建地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71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