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巴士电动尾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6563.6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9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顾惠芬;俞齐鑫;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九创车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18 | 分类号: | E05B83/18;E05B81/04;E05B81/20;E05B79/22;E05B79/20;E05F15/616;E05F3/02;B60J5/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林倩 |
地址: | 21316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巴士 电动 | ||
一种巴士电动尾门,包括框架、门体、转轴和两组摆臂总成;每组摆臂总成包括摆臂、电动撑杆和至少一个气弹簧,摆臂连接在转轴与门体之间,电动撑杆和气弹簧均连接在摆臂与框架的相应位置之间,在框架的左右侧各设有电吸锁,电吸锁包括锁紧电动执行器、第一拉索和锁舌机构,锁舌机构具锁舌和固定在锁舌上的锁销,门体的左右侧各设有机械锁,机械锁具有锁壳、处于锁壳外部的锁扣和处于锁壳内的棘轮棘爪副,锁扣与棘轮连接在同一芯轴上,锁扣具有开口,棘轮上连接有拉簧,棘爪由解锁旋转块带动旋转,解锁旋转块由解锁机构控制。本实用新型既可以纯电动开关尾门,也可以手动开关尾门,结构上得到简化,符合巴士轻量化的趋势,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巴士电动尾门。
背景技术
传统巴士手动尾门系统为翻转门结构,尾门在上升到最高点的时候占用空间大,翻转门在最高点的时候仅仅靠两根气弹簧支撑,在冬天的时候容易出现掉杆的现象,在开尾门时,先由人力将气弹簧拉过死点线,再由气弹簧自动上升将尾门抬至最高点,但是冬天气温低,气弹簧内部气压不足,力值较低,尾门无法抬至最高点。中国专利号CN201910841532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行李舱门,其具有框架和舱门体,舱门体处于框架的前侧,框架的左右两侧上部近舱门体各固定有轴承座,两轴承座支承一转轴,转轴的两端各固定有呈弯曲状的摆臂,摆臂的端部铰接在舱门体的背面中部,框架顶部的左右两侧各铰接有舱门体电动撑杆和第一气弹簧,舱门体电动撑杆与第一气弹簧具有相同倾斜度且相平行,每侧的舱门体电动撑杆和第一气弹簧的端部均铰接在同侧摆臂的顶面,框架的左右两侧的中部各铰接有第二气弹簧,第二气弹簧的端部铰接在同侧摆臂的侧面;舱门体的左右两侧各设有至少一把门锁,框架的左右两侧各设有门锁拉紧机构,所设置的解锁机构由气缸提供动力。上述电动行李舱门虽然解决了不能抬升到最高点、有掉杆可能的缺陷,但结构相对还是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门体打开时能达到最高点、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化且使用方便的巴士电动尾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框架、门体、处于框架内的转轴和两组分别处于左右侧的摆臂总成;每组摆臂总成包括摆臂、电动撑杆和至少一个气弹簧,所述转轴由分别固定在框架左右侧的两轴承座支承,摆臂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另一端连接在门体上,所述电动撑杆和气弹簧均连接在摆臂与框架的相应位置之间;在框架的左右侧各设有电吸锁,电吸锁包括固定在框架上的锁紧电动执行器、拉索和锁舌机构,锁舌机构具有能伸缩的锁舌,锁舌上固定有锁销;所述门体的左右侧各设有机械锁,机械锁具有固定在门体上的锁壳、处于锁壳外部的锁扣和处于锁壳内的棘轮棘爪副,锁扣与棘轮连接在同一芯轴上,锁扣具有允许锁销插入的开口,棘轮上连接有拉簧,棘爪由一连接在锁壳上的解锁旋转块带动旋转,解锁旋转块由解锁机构控制。
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解锁电动执行器、第一齿板、第二齿板以及与第二齿板相啮合的第三齿板,与解锁电动执行器连接的第一拉杆与转换机构连接,转换机构与第一齿板之间由第二拉杆连接,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之间由第三拉杆连接,第二齿板和第三齿板各连接一横向的第四拉杆,两根第四拉杆分别与两把所述机械锁的解锁旋转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巴士电动尾门通过气弹簧和电动撑杆控制门体的上升与关闭,电动撑杆在尾门上升的过程中会提供辅助力,同时由于电动撑杆本身的摩擦力,避免了冬天尾门无法抬升到最高点或者在最高点掉杆的现象;本巴士电动尾门的门体是平移上升式的,占用空间小且结构简单;本巴士电动尾门采用电吸锁机构和电驱动的解锁机构,是一种纯电动的巴士电动尾门,ECU控制器可以控制尾门在不同角度时电动撑杆的伸缩速度,使得尾门在运动中保持平稳。同时相比采用气缸驱动解锁,不再需要提供气源,结构上得到简化,符合巴士轻量化的趋势,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巴士电动尾门的正面视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巴士电动尾门的立体图(后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九创车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九创车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6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球教学训练用捡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垃圾的分拣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