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碰撞检测装置和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5663.7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2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鹏;谢国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杨晓萍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碰撞 检测 装置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碰撞检测装置和机器人,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以解决碰撞检测装置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碰撞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支架、碰撞条和N个微动开关,其中N大于等于2;碰撞条通过导向机构设置在固定支架的至少部分外周;其中,碰撞条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2N‑1个依次相邻设置的碰撞区;且两个相邻的碰撞区中,仅在其中一个碰撞区的后侧设置一个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用于当对应的碰撞区以及对应的碰撞区相邻的碰撞区受碰撞后产生电信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碰撞检测装置能够对不同位置的撞击进行有效识别,且有利于节省微动开关的使用数量,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碰撞检测装置和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机器人开始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扫地机器人为例,扫地机器人通常应用在人们的家庭生活中,用于地面的清扫工作。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屋内环境较为复杂,当机器人在移动时通常会碰撞墙面、家具等物品,为了使得机器人能够检测到该碰撞,并能有效的进行避让,目前的机器人通常会配备碰撞检测装置。简单来说,目前的碰撞检测装置通常采用压力电阻变化碰撞带,碰撞带可以设置在机器人的外壳上,当碰撞带受到外力挤压(如机器人受碰撞)后其阻值会产生变化,机器人可以根据碰撞带的阻值来判断机器人是否受到碰撞,进而改变行进路线。但是在实际应用时,由于碰撞带的触发力量比较大(一般在20N以上),导致碰撞检测不够灵敏,另外,当碰撞带受到撞击后,无法对撞击位置进行识别,因此无法判断障碍物的方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作成本低,能够对不同方位的撞击进行有效识别的碰撞检测装置和机器人。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碰撞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支架;碰撞条,通过导向机构设置在固定支架的至少部分外周,且碰撞条和固定支架之间具有活动间隙;复位弹簧,设置在固定支架和碰撞条之间;碰撞条受碰撞后朝向固定支架产生位移,复位弹簧用于当碰撞消失后抵推碰撞条移动至碰撞前的位置;碰撞检测装置还包括N个微动开关,碰撞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2N-1个依次相邻设置碰撞区;且两个相邻的碰撞区中,仅在其中一个碰撞区的后侧设置一个微动开关;微动开关用于当对应的碰撞区以及对应的碰撞区相邻的碰撞区受碰撞后产生电信号;其中,N大于等于2。
作为示例,N可以等于2;碰撞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
碰撞条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碰撞区、第二碰撞区和第三碰撞区;
第一微动开关设置在第一碰撞区的后侧,且第一微动开关用于当第一碰撞区或第二碰撞区受碰撞后产生第一电信号;
第二微动开关设置在第三碰撞区的后侧,且第二微动开关用于当第三碰撞区或第二碰撞区受碰撞后产生第二电信号。
作为示例,第二碰撞区位于碰撞条的中部,第一碰撞区位于碰撞条的一端,第三碰撞区位于碰撞条的另一端。
作为示例,碰撞条构造为弧形结构。
作为示例,导向机构包括定位柱和导向板;
定位柱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且定位柱垂直于碰撞条的弧形平面设置;
导向板的截面为V形结构,其中,导向板的截面与碰撞条的弧形平面相互平行,且导向板的尖端指向碰撞条的中心;
定位柱设置在导向板的V形空间内,当碰撞条未受到撞击时,定位柱与导向板的夹角相抵触。
作为示例,导向板设置有多个。
作为示例,导向板的两端均与碰撞条连接。
作为示例,导向板和碰撞条构造为一体结构。
作为示例,复位弹簧包括扭簧、弹片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56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